时间: 2025-05-02 13:2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2:10
次韵答潘茂洪桂花见怀
作者: 张镃 〔宋代〕
藉使音书少,何妨好尚通。
看花虽各自,觅句却相同。
嚼蕊晨烟里,搴枝夜月中。
亦曾湖上坐,香底水精宫。
即使我们的音信交流不多,又何妨彼此心意相通呢?看花虽然各自欣赏,但寻求诗句的心情却是相通的。在晨雾中品味花蕊的芬芳,在夜月下采摘花枝的美丽。我也曾在湖边静坐,享受那香气弥漫的水精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谦,号春渚,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充满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张镃在回复潘茂洪关于桂花的怀念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桂花的赞美。
诗中通过对桂花的细腻描写与情感的传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开头两句以“藉使音书少”引出主题,表达了即使音信不多,但心灵的沟通依然可以存在,强调了情感的深邃与持久。接下来的两句通过“看花”和“觅句”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最后两句则通过嗅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受,描绘了一个优雅而宁静的环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高远,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然美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审美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音书”指的是什么?
A. 诗句 B. 音信和书信 C. 桂花
“看花虽各自,觅句却相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共同的情感追求 C. 对生活的不满
“水精宫”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朋友 B. 美丽的自然环境 C. 桂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王维更注重景色的描绘,而张镃则通过桂花表达了对友谊的深情厚谊。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均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