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青玉案 哀郭用章佥宪

《青玉案 哀郭用章佥宪》

时间: 2025-05-03 23:30:01

诗句

高才无愧霜台佐。

荆楚地人相贺。

谁遣阳由滩下过。

烟水迷茫,风花飘堕,不及茶毗大。

清流肯受黄尘涴。

空怅望、吴山恨无奈。

岁月纷纷如蚁磨。

夕阳芳草,断蓬孤柁,忍读招魂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0:01

原文展示:

高才无愧霜台佐。荆楚地人相贺。谁遣阳由滩下过。烟水迷茫,风花飘堕,不及茶毗大。清流肯受黄尘涴。空怅望吴山恨无奈。岁月纷纷如蚁磨。夕阳芳草,断蓬孤柁,忍读招魂些。

白话文翻译:

这位才华横溢的人毫无愧疚地辅助了霜台(即天子),荆楚之地的人们皆为他庆贺。但是,究竟是谁让阳光从河滩下流过呢?烟水朦胧,风花飘落,竟然比不上茶毗(茶树的根部)那样的清新。清流怎能忍受黄尘的污浊?我空自怅望吴山,心中充满了无奈和遗憾。岁月像蚂蚁一样,细细地磨损着我的时间。夕阳下的芳草,一叶孤舟,忍不住想要读那招魂的诗篇。

注释:

字词注释:

  • 霜台:古代指天子或帝王的象征。
  • 荆楚:指古代的荆州和楚州,今湖北、湖南一带。
  • 阳由:指阳光或明亮的光线。
  • 茶毗:茶树的根部,象征生机。
  • 黄尘:指尘土,象征污浊。
  • 吴山:指吴地的山,可能指吴王的故地。
  • 招魂:古代的祭祀活动,意在召唤亡灵。

典故解析:

  • 霜台:象征权力和地位,古代文人常用作自谦之辞。
  • 荆楚人相贺:反映了士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与祝贺,体现人情冷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敏政,明代词人,字子华,号兰亭,浙江人。他是一位才情出众的文人,其作品往往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失意的时期。诗中既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寄托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青玉案 哀郭用章佥宪》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伤与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开篇两句,诗人以“高才无愧霜台佐”开头,表明对郭用章的赞誉,称其才华横溢,值得在朝中任职。而后“荆楚地人相贺”,则是对士人之间友谊的认可。接下来,诗人转入对自然的描绘,“烟水迷茫,风花飘堕”,通过描写自然的迷惘与无常,暗喻人生的无奈与失落。

在后面的“岁月纷纷如蚁磨”,用蚂蚁磨损来形容岁月的流逝,生动形象,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诗末的“夕阳芳草,断蓬孤柁”,则通过孤独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兼具了对友人的惋惜与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才无愧霜台佐:称赞郭用章才华横溢,辅助国家毫无愧疚。
  • 荆楚地人相贺:表明当时的人们对于他的成就表示祝贺。
  • 谁遣阳由滩下过:感叹光明的到来似乎是命运的安排。
  • 烟水迷茫,风花飘堕:描绘了朦胧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失落感。
  • 清流肯受黄尘涴:比喻清白的心灵如何能承受污浊的干扰。
  • 空怅望吴山恨无奈: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 岁月纷纷如蚁磨:形象地描绘出时间流逝的细腻与无情。
  • 夕阳芳草,断蓬孤柁,忍读招魂些:表达孤独的境地,暗示对生死的思考与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岁月纷纷如蚁磨”,将时间比作蚂蚁,形象生动。
  • 拟人:自然界的描绘如“烟水迷茫”,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郭用章的怀念为主线,结合个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感慨,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台:象征权力与荣耀。
  • 烟水:象征迷惘与无常。
  • 黄尘:象征污浊的现实。
  • 吴山:象征过去的美好与怀念。
  • 夕阳:象征生命的终结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荆楚地”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河南
    • B. 湖北和湖南
    • C. 江苏
    • D. 四川
  2. “岁月纷纷如蚁磨”中的“蚁磨”形容了什么?

    • A. 时间的流失
    • B. 自然的变化
    • C. 人情的冷暖
    • D. 友谊的珍贵
  3. 诗中提到的“茶毗”象征着什么?

    • A. 清新与生机
    • B. 传统文化
    • C. 财富和地位
    • D. 亲情与友情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宗元《江雪》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对比,程敏政的诗在情感上更为沉重,李清照的词则多了一份柔美与细腻,反映出女性特有的情感世界。两者在主题上都涉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丰富了古诗词的表现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九日招客集李氏园登高 九日 九日独登曹亭 九日二首次九峰韵 其一 九日登瑶台山 九日无菊赏芙蓉 九日邻家张宗政绣衣送菊花口号 九日宝林塔中作 九日壁墩和杜牧之韵 其二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字头的字 捐阶 脍炙人口 吼天喊地 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忠孝带 骨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本的词语有哪些 灵韶 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白头而新 風字旁的字 民编 包含击的成语 双人旁的字 满腔热血 死不改悔 孤拐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