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仲秉赴廷试五首

《送仲秉赴廷试五首》

时间: 2025-05-05 09:35:25

诗句

元龙湖海士,可但着茅庐。

诗老经从地,禹功疏凿余。

蜀峰帆影隔,郢树鸟行疎。

太史行天下,归来好著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5:25

原文展示:

送仲秉赴廷试五首
(李吕)

元龙湖海士,可但着茅庐。
诗老经从地,禹功疏凿余。
蜀峰帆影隔,郢树鸟行疎。
太史行天下,归来好著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仲秉赴京参加廷试的祝福。诗中提到,仲秉如同元龙湖上的海士,虽然身处茅庐之中,却可以心系远大志向。诗人提到古代名诗人所留下的诗篇与大禹治理水患的事迹。蜀地的高峰与江南的郢树相隔,枝头的鸟儿在飞翔。最后,诗人希望仲秉能够像太史公那样游历四方,回归后撰写佳作。

注释:

  • 元龙湖:指代湖泊,象征深广与宽广的志向。
  • 海士:古代指代渔民或海上人,寓意胸怀宽广。
  • 茅庐:简陋的住所,象征隐居和不羁的生活。
  • 诗老:指古代诗人,强调文学的传承。
  • 禹功:指大禹治水的功绩,寓意治理与成就。
  • 蜀峰:指四川的高山,象征高耸与远方。
  • 郢树:指古代郢国的树木,象征江南的美丽。
  • 太史:指太史公,意指历史学家,强调历史的记录与书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吕是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动乱时期,作品多表现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他的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典故和意象。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仲秉参加廷试之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与期待,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科举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开头通过比喻将仲秉与“元龙湖海士”相提并论,强调了他的志向与胸怀。诗人用“茅庐”来对比,既体现了仲秉身处的谦卑环境,也暗示了他不拘泥于眼前的局限,心中仍然怀抱远大的理想。

接下来的两句则引用了古代诗人和大禹的事迹,展现了文人应有的风范和治理国家的责任。最后一联以太史公的游历作结,既是对仲秉的寄望,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元龙湖海士:与众不同,有志于远大的理想。
  2. 可但着茅庐:虽然身处简陋之地,但志向高远。
  3. 诗老经从地:古代的诗人从土地上汲取灵感与智慧。
  4. 禹功疏凿余:强调治水事业的伟大,象征着努力与成就。
  5. 蜀峰帆影隔: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隐喻遥远的梦想。
  6. 郢树鸟行疎:表现宁静的自然环境与友谊的疏离感。
  7. 太史行天下:提及历史学者的游历与记录。
  8. 归来好著书:希望他能够在游历后成就一番事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仲秉比作“元龙湖海士”,展现其志向。
  • 对仗:如“蜀峰帆影隔,郢树鸟行疎”,增强诗的韵律感。
  • 象征:茅庐、蜀峰、郢树等意象,承载了不同的情感与理想。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朋友前程的期盼,表现了对理想与成就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历史的尊重。

意象分析:

  • 湖海:象征广大的胸怀与志向。
  • 茅庐:代表谦卑与不拘泥于物质。
  • 古代诗人与禹:体现文化传承与治理的责任。
  • 蜀峰与郢树:美丽的自然景象,寄托对未来的憧憬。
  • 太史公:象征历史的重要性与记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吕所比喻的“元龙湖海士”指的是: A. 渔民
    B. 文人
    C. 诗人

  2. 诗中提到的“茅庐”象征: A. 富贵
    B. 隐居与谦卑
    C. 旅游

  3. “太史行天下”的意思是: A. 游历四方,记录历史
    B. 参加科举考试
    C. 隐居写诗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本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吕则更倾向于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李吕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柳梢青 柳梢青 柳梢青 听虫 柳梢青 青梅 柳梢青 寒食日报本塔寺晚眺 柳梢青 柳梢青 柳梢青 新柳 柳梢青 春恨 柳梢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开头的成语 附骨之疽 携男挈女 金字旁的字 迷而不反 輤裧 尽人事,听天命 口字旁的字 东直门 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再见 玉字旁的字 桑榆之年 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门岗 毛字旁的字 析言破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