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7:39
今晨晴颇懒,昨夜雨犹声。
欲社燕先觉,半春莺未鸣。
诗非一字苦,句岂十分清。
参透江西社,无灯眼亦明。
今天早晨天气晴朗,我显得有些懒散,昨夜的雨声仍在耳边回响。
想要社燕(即迎接春燕),却发现春天已经过了一半,黄莺还未唱鸣。
写诗并非只是字句的苦涩,句子是否清晰又何必在意?
只要领悟了江西的社(日常生活),即使没有灯光,眼前的世界也会明亮。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诗风清新自然,有"诗中有画"之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本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春日,是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与思考。诗中描绘了春日的懒散与自然的声音,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这首诗以春日的懒散气氛为背景,诗人在晨光中感受到自然和生活的节奏。开头两句以“今晨晴颇懒,昨夜雨犹声”描绘了春天的明媚与雨后清新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懒散与放松。随后提到“欲社燕先觉,半春莺未鸣”,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燕子尚未归来,莺鸟尚未鸣唱,似乎暗示了生活的节奏与时光的无情流逝。
接下来两句“诗非一字苦,句岂十分清”则转向对诗歌创作的思考,诗人认为诗歌不仅是字句的堆砌,关键在于内心的感悟与表达。最后一句“参透江西社,无灯眼亦明”则是升华,意在表达即便在黑暗中,心灵的觉悟能使一切变得明亮。这种从自然景观到内心感悟的转换,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强调内心的觉悟与对自然的敏感,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中“今晨晴颇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绪?
A. 兴奋
B. 懒散
C. 忧虑
“无灯眼亦明”中的“明”指的是什么?
A. 光亮
B. 智慧
C. 愉悦
诗中提到的“社燕”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春天的象征
C. 祭祀活动
答案:
杨万里与王维的春日描写都充满了自然气息,王维的诗更倾向于禅意,而杨万里的诗则更具生活气息与哲思。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