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1:20
作者:陆龟蒙(唐代)
北走南征象我曹,
天涯迢递翼应劳。
似悲边雪音犹苦,
初背岳云行未高。
月岛聚栖防暗缴,
风滩斜起避惊涛。
时人不问随阳意,
空拾栏边翡翠毛。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北归的雁,象征着离别和思乡的情感。诗中提到它们南飞的艰辛,跨越遥远的天涯,翅膀的劳苦仿佛与我同感。它们的悲鸣如同边境的雪声,令人心痛。初次飞离高山云层,心中难免有忧虑。月明之夜,栖息在小岛,躲避黑暗的袭击;在风浪中,斜飞的姿态又是为了避开惊涛骇浪。世人对它们的归心并不在意,我只拾起栏杆旁的翡翠羽毛,寄托无尽的思绪。
作者介绍:陆龟蒙,字宗卿,晚唐诗人。以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在他游览时写成,受到北雁迁徙的启发,表达了他对离别和思乡的感慨。唐代社会动荡,诗人常常感到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无奈。
《归雁》通过描绘北雁南飞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道路的感慨。诗中北雁的形象,象征着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便设定了一个秋天的场景,遥远的天涯与艰难的飞行共存,暗示了离别的艰辛和对故乡的向往。
诗歌中运用多种意象,如“月岛”“风滩”,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画面感,也蕴含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尤其是“空拾栏边翡翠毛”,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哀伤。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在自然中感悟人生的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北雁的迁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与思乡的感慨,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走南征”指的是什么?
A. 雁群的迁徙
B. 秋天的到来
C. 诗人的旅行
D. 诗人的思乡情
“月岛聚栖”中的“月岛”象征着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安宁与避难
C. 诗人的家乡
D. 孤独的心情
诗中“空拾栏边翡翠毛”的含义是什么?
A. 对逝去的怀念
B. 拾起美丽的记忆
C. 表达孤独感
D. 诗人的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龟蒙的《归雁》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陆龟蒙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而王之涣则更注重壮丽的景观。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存在差异,前者更多的是孤独与思乡,后者则是壮志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