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8:36
春游
作者:元稹 〔唐代〕
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
欲终心懒慢,转恐兴阑散。
镜水波犹冷,稽峰雪尚残。
不能辜物色,乍可怯春寒。
远目伤千里,新年思万端。
无人知此意,闲凭小栏干。
每年酒家越来越少,山间行走渐感艰难。
心中本想随意懒散,偏又怕兴致消散。
池水的波光依旧寒冷,山峰上的雪尚未融化。
无法辜负眼前美景,转眼又怕春寒袭来。
远望千里,心中伤感不已,新年里思绪纷繁复杂。
无人理解我的心情,我只好在小栏杆上闲倚。
元稹(779年-831年),字耕之,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元稹的诗风清新自然,着重表现生活的琐碎与人情冷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现实。
《春游》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游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身心疲惫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和季节变化的思考。
《春游》是一首描写春游心境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感受。诗中开头两句以“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揭示了岁月的流逝,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接下来的“欲终心懒慢,转恐兴阑散”则反映了内心的矛盾,想要放松心情,但又不愿意让心中的兴致消散。
诗中“镜水波犹冷,稽峰雪尚残”通过描绘春水的寒冷和山峰上的残雪,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春日氛围,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迟缓和不完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而“不能辜物色,乍可怯春寒”则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美好景色的珍惜与对春寒的畏惧,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无奈。
最后几句中“无人知此意,闲凭小栏干”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推向高潮,表现了他在这春日里无人理解的情感,透过栏杆的倚靠,流露出对生活的沉思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现实的失落,情感真挚且深邃。
《春游》表达了元稹对生命流逝、春天迟缓的感慨,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诗中透出一种孤独与惆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春日美好的眷恋。
诗中提到“酒户年年减”,这句话反映了什么?
A. 生活的丰富
B. 社会的变化与人际疏离
C. 春天的到来
“镜水波犹冷”中的“镜水”主要指什么?
A. 明亮的水面
B. 心境的平静
C. 冷清的春水
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怎样的态度?
A. 热爱与期待
B. 失落与无奈
C. 清冷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