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5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59:18
非意篇呈表臣
梅尧臣 〔宋代〕
人言厨传繁,乃是郡久例。
一日苟不修,未免众吠睨。
饱尚谤所兴,饥必愠不细。
损之礼渐隳,存之礼未替。
心莫忽贱微,意莫徇贵势。
我将取是然,敢以为君计。
人们说厨师的传承繁多,这其实是地方的旧例。
如果有一天不去修整,必然会遭到众人的指责和瞩目。
吃饱的人尚且喜欢谣言,饥饿的人更容易发怒,不会细想。
对礼节的损害逐渐显现,而保存的礼节却未曾更替。
心中不要忽视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意念上也不要迎合权贵的势力。
我将采纳这样的观点,敢以此作为对君主的建议。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反映了宋代社会对礼节与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对权力与地位的反思。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梦得,号尧臣,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现实的深刻认识而著称。其作品多关注社会人情,体现对礼仪、道德的重视。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风气变迁,礼节与人情关系受到挑战,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以及对礼节和道义的坚守。
《非意篇呈表臣》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诗中通过对厨师传承的探讨,隐喻了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微妙。梅尧臣以“厨传”为引子,揭示了愈发繁琐的礼节与人情交往中,如何保有对微小事物的重视,以及对权力的反思。诗的前半部分强调了不修礼节的后果,众人会因此对其指责,乃至饥饿的无理愤怒。后半部分则提醒人们,在面对权贵时,心中要保持对微小事物的敬重,不因地位而改变初心。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既反映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对社会风气提出了警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际关系中礼仪与道德的重视,强调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对微小事物的敬重,警示人们不要因权势而迷失自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非意篇呈表臣》主要讨论了什么主题?
A. 权力与财富
B. 礼节与人际关系
C. 自然风光
答案:B
诗中“饱尚谤所兴”意为?
A. 吃饱的人容易发怒
B. 吃饱的人容易传播谣言
C. 吃饱的人不关心他人
答案:B
“心莫忽贱微”强调了什么?
A. 忽视微小事物
B. 重视微小事物
C. 无所谓微小事物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非意篇呈表臣》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都探讨了人际关系与社会规范。梅尧臣侧重于礼节的维护,而王安石则透过自然景观反映人的胸怀与追求,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达方式与意象上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非意篇呈表臣》的全方位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