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6:03
楚舸高帆未可开,
满帆风暴作阴雷。
圣文亹亹伤漂溺,
世路纷纷自往来。
浮磬犹闻传激越,
沉妖不见锁渊回。
连陂蛙黾鸣无数,
安得周官为洒灰。
高高的楚国船只帆尚未展开,
满帆迎风却如同雷鸣般暴烈。
圣贤的文采虽似海浪翻涌,却在漂泊中艰难,
世间的道路繁杂纷乱,人人都在往来跋涉。
浮动的磬声仍能传来激荡的音响,
沉没的妖邪却无法再回到那被锁住的深渊。
连绵的田野里蛙声和蝌蚪鸣叫无数,
何时能像周公那样,洒下治水的灰尘呢?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际,诗人对时局的感慨与忧虑在诗中有所反映。诗中通过船只、蛙声等意象,表达了对社会动乱的无奈与对治国理政的渴望。
梅尧臣的这首诗以楚国船只和自然界的声响为切入点,描绘了一个充满动荡与无奈的社会图景。开头两句以“楚舸高帆未可开”引入,展现了出航的希望与现实的阻碍,而“满帆风暴作阴雷”则暗示了潜在的危机和不安。接着,诗人通过“圣文亹亹伤漂溺”来表达对知识分子在社会中漂泊无依的感叹,揭示了社会的混乱与无序。
随着诗的深入,浮磬与沉妖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者象征着希望与美好,后者则是隐藏的邪恶。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借助蛙声与周公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治国之道的渴望,流露出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整体来看,梅尧臣以精炼的语言与深刻的意象,传达了对现实的洞察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社会现状,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对理想治国的渴望,反映了对知识与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楚舸”主要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安得周官为洒灰”中,周官指的是__。
判断题: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来表达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