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20
喜雨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雷声翻海电光红,
濯濯蔷薇一夜空。
云气共看渊跃左虫右戾,
雨祥曾验叶生虫。
伫期多稼千箱富,
先庆来麰百室丰。
饰喜自惭樽酒薄,
只将香火向穹窿。
雷声如翻滚的海浪,电光闪烁如红焰,
湿润的蔷薇在一夜之间变得空旷。
云气一起看,深渊跃动,左边有虫,右边有妖,
雨的吉祥曾经证明叶子会生虫。
我期待着丰收,千箱的粮食将带来富饶,
先庆祝这来临的麦子,百户人家会丰盈。
我装饰着欢喜,却因酒薄而感到羞愧,
只好将香火奉献于苍穹。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以细腻、清新著称,常常描写自然与人情的和谐美。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敏感。
《喜雨》是在一个雨季的早晨,王之道在静谧的环境中写下的,表达了对雨水的喜悦与丰收的期待,反映出农民对自然的依赖与珍视。
《喜雨》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雨水来临的欢欣与期待。首句“雷声翻海电光红”便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刺激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展现了雨前的壮观景象。接下来的“濯濯蔷薇一夜空”则描绘了雨后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的生机。中间的“云气共看渊跃左虫右戾”进一步拓展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强调了雨水既可以带来丰收,也可能伴随虫害的双重性。最后几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心情,他期待丰收的到来,但又因自身的微薄感到羞愧,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谦卑。整首诗在喜悦的基调下,隐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令人感受到丰收的希望与对自然的感恩。
整首诗以喜雨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丰收的期待。诗人通过对雨前、雨后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农民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传达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描绘了哪种自然现象?
A. 雪
B. 雨
C. 风
D. 雷霆
“饰喜自惭樽酒薄”中的“樽酒”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酒的容器
C. 酒的种类
D. 酒的质量
诗中提到的“虫”是指什么?
A. 昆虫
B. 小动物
C. 田间害虫
D. 以上皆是
答案: 1.B 2.B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