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2:32
风前黄叶树,雨后紫苔墙。
肺病知秋早,身閒觉日长。
杵声频捣药,烟缕渐消香。
遮眼聊书卷,雕虫久已忘。
在风中摇曳的黄叶树下,雨后墙面上生长着紫色的苔藓。肺病让我早早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身体闲适却觉得白天变得漫长。药杵的声音不断传来,药香的烟雾渐渐消散。眼前的书卷只得暂时遮挡,早已忘却了那些雕虫小技。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写秋天和病痛,表达了古人对生命、时间流逝的关注和感悟。古代文人常常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诗中的黄叶和紫苔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作者介绍:杨慎,字用修,号清猷,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杨慎晚年,作者因肺病多感秋意,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他对健康的期盼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秋日枕疾 其二》是一首充满秋意和病痛感的诗作。诗人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透过黄叶和紫苔的描绘,表达了个人的感受与思考。开篇便以“风前黄叶树”引入,黄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紫苔则是雨后生机的体现,形成了秋冬交替的意象。
“肺病知秋早”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因病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肺病不仅是身体的病痛,更是他内心孤独与无奈的写照。而“身閒觉日长”则表现出在病痛中,时间似乎变得更加漫长,生活的节奏因病而缓慢,折射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杵声频捣药,烟缕渐消香”则进一步描绘了他生活的状态,药杵的声音和药香的消散,暗示着病痛的反复与无奈。而结尾的“遮眼聊书卷,雕虫久已忘”则展示了他对知识的向往与对世俗繁琐的超然。诗人在此刻选择放下雕虫小技,寻求内心的宁静,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独特理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时间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叶”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杵声频捣药”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为何“雕虫久已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秋天的主题下,表现出各自独特的心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