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2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22:57
今古诗人爱月圆,未堪商略玉婵娟。
修眉半璧各自好,团镜磨鎌俱可怜。
一夜一般新样出,几回几换为人妍。
教渠也学金鸦扇,未必清光直一钱。
古往今来的诗人都喜爱圆月,但并不敢过于细论那美丽的玉婵娟(嫦娥)。
修眉的女子和那半月形的眉毛都各有各的美,圆镜和镰刀的磨损也让人心怜。
一夜之间,月亮的形状总是新鲜出现在天际,几次变换也让人感到美丽。
即使她们学着金鸦的扇子,也未必能够直接映出那清丽的光辉。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七夕後一夜,月中露坐二首》为杨万里在七夕后创作,结合了七夕节的文化背景,表达了对月亮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思考。
这首诗从表面看似乎在描绘月亮的变化和女性的美丽,实则蕴含了更深的哲理。杨万里以月亮为引子,表达了人们对美与时间的感悟。在诗中,月亮的圆缺不断变化,象征着世事无常,而“金鸦扇”的提及则暗示着美丽并非一成不变,流行的风尚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与无奈,最终揭示了美的相对性与短暂性。
整首诗探讨了美的相对性和时间的流逝,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玉婵娟”是指什么?
A. 月亮
B. 星星
C. 太阳
D. 花朵
“修眉半璧各自好”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每个人的美有不同
B. 美只存在于某种形式
C. 美丽只存在于过去
D. 自然的美是最好的
与唐代李白的《静夜思》相对,这首诗更多地关注变化与流转,而李白则是对月亮的思念与乡愁。两者都有月亮的意象,却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