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陈蕃传

《读陈蕃传》

时间: 2025-05-02 11:14:29

诗句

莫笑书生一卷书,唐虞事业正关渠。

汉廷若有真王佐,天下何须费扫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4:29

读陈蕃传

原文展示:

莫笑书生一卷书,唐虞事业正关渠。
汉廷若有真王佐,天下何须费扫除。

白话文翻译:

不要嘲笑那书生只会读书,唐虞时代的事业本就与他息息相关。如果汉朝的朝廷有真正的王佐之才,天下又何必费尽心思去扫除那些混乱呢?

注释:

  • 莫笑:不要嘲笑。
  • 书生:指读书的人,通常指士人或知识分子。
  • 唐虞:指古代的唐朝和虞朝,象征理想的治国理政。
  • 事业:指政治事业、治理国家的事务。
  • 关渠:水利设施,暗指治理国家的手段。
  • 汉廷:指汉朝的朝廷。
  • 真王佐:真正的辅佐君主的人。
  • 天下:指国家或社会。
  • 费扫除:费力气去清理、整治。

典故解析:

  • 唐虞:古代理想化的圣贤治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黄金时代,象征着理想的政治治理。
  • 汉廷: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通常以文治和武功著称,诗中提及它表明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及对当代政治的关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侵扰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对人才治国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短的四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治国之道的思考。开头一句“莫笑书生一卷书”,提醒人们不要轻视知识的力量,书生虽没有实践经验,但其学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接下来提到“唐虞事业”,表明古代圣贤治国的成功是有其道理的,治理国家不仅需要军事力量,更需要智慧和良好的治理理念。诗的后两句则进一步指出,如果汉朝能够拥有真正的王佐之才,国家就不必再经历动乱和清理的过程。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现状的忧虑和期望。整体上,这首诗不仅仅在讨论历史,更是在呼唤对人才的重视,对理想治国的渴望,体现出陆游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莫笑书生一卷书: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讽刺那些轻视读书人的人。
    • 唐虞事业正关渠:指出古代圣贤治理国家的成功与当代的相关性。
    • 汉廷若有真王佐:设想如果汉朝有优秀的辅佐之才,国家会更好。
    • 天下何须费扫除:如果治理得当,国家就不需要花费力气去清理混乱。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的句式。
    • 比喻:通过“书生”与“王佐”的对比,强调知识与治理的关系。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历史的借鉴,强调了知识的力量和人才的重要性,表现出对理想治国的渴望。

意象分析:

  • 书生:象征知识与学识,代表了治国理政的基础。
  • 唐虞:象征理想和智慧的治理。
  • 汉廷:暗示历史的沉重和现实的困境。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书生”指的是?
      • A. 农民
      • B. 士人
      • C. 商人
    2. “莫笑书生一卷书”表达了什么观点?
      • A. 书生无用
      • B. 知识的重要性
      • C. 理想的治国方针
    3. 诗中提到“唐虞事业”是指?
      • A. 战争
      • B. 理想治理
      • C. 经济发展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陆游的《读陈蕃传》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但陆游更侧重于知识和人才的作用,而杜甫则是对现实困境的直接感慨。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陆游诗文集》
  • 《古诗文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得席大光书因以诗迓之 雨中 九月八日戏作两绝句示妻子 其二 梅花二首 龙门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坐涧边石上 两绝句 蒙再示属辞三叹之余诜赞巨丽无地托言辄依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甑生尘 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彩墨画 孔昊 澡涤 草甸子 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忻忻得意 杖楚 隙穴之窥 秃宝盖的字 夕字旁的字 以手加额 髟字旁的字 措置有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