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天童三阁

《天童三阁》

时间: 2025-04-26 14:20:30

诗句

松萝羃天堕空翠,迎面风香三十里。

曾宫亭亭隔瑶水,碧瓦琼榱五云里。

千佛当门无半偈,声闻未解祖师意。

遍参踏破青鞋底,前楼后阁玲珑起。

閒客那知如许事,东斋听雨烂熳睡。

觉来一转聊布施,普请云堂来拟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0:30

原文展示

松萝羃天堕空翠,迎面风香三十里。曾宫亭亭隔瑶水,碧瓦琼榱五云里。千佛当门无半偈,声闻未解祖师意。遍参踏破青鞋底,前楼后阁玲珑起。闲客那知如许事,东斋听雨烂熳睡。觉来一转聊布施,普请云堂来拟议。

白话文翻译

松树和藤萝交织在一起,青翠的天际仿佛在坠落,迎面而来的风带来三十里外的芬芳。曾经的宫殿高高耸立,隔着瑶池,碧瓦和琼榱在五彩的云层中显得格外美丽。门前有千佛,但没有一句经文,声闻弟子们无法领悟祖师的真意。遍访求道,青鞋的底都被踩破了,前楼后阁玲珑剔透地耸立着。闲游的人又怎能知晓这样的事情,东斋静听雨声,懒懒地沉睡。醒来后只转动一下身子,聊聊布施,普请云堂一起议论。

注释

  • 松萝:松树和藤萝,形容山林的景色。
  • :佛教的诗句,通常是对某种境界或教义的阐释。
  • 声闻:佛教用语,指听闻佛法而修行的人。
  • 青鞋:指修行者的鞋,象征踏遍青山绿水。
  • 玲珑:形容建筑精致的样子。
  • 东斋:诗人居住的地方,指东面的书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辅之,南宋时期的诗人及书法家,以其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写乡村田园的景色,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天童三阁》作于范成大游览天童寺时,诗中描绘了寺庙的壮丽景色以及他对佛教文化的感悟。此诗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还展现了诗人在求道过程中的思考与反省,反映出南宋士人的精神追求。

诗歌鉴赏

《天童三阁》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佛教意境相结合的诗作。诗人在空灵的自然景色中,感受到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开篇通过“松萝羃天堕空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青翠的山林之间。接着,诗人以“迎面风香三十里”来表现自然的芬芳,展现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美感。

“千佛当门无半偈”一句,直白地揭示了佛教修行的困难与复杂,表现出诗人对宗教的理解与反思。诗人亲身经历求道的艰辛,最终形成了对佛教精髓的独特领悟。结尾部分,诗人回归日常生活,专注于听雨与布施,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与佛教之间的深刻联系。范成大的诗作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给人以启迪和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松萝羃天堕空翠:松树和藤萝交织,形成了一幅青翠的画面。
  2. 迎面风香三十里:迎来的风中带着远方的芳香,传达出一种自然的气息。
  3. 曾宫亭亭隔瑶水:描绘出高耸的宫殿与瑶池之间的隔阂。
  4. 碧瓦琼榱五云里:精致的碧瓦和琼榱在五彩缤纷的云中显得格外美丽。
  5. 千佛当门无半偈:门前有千佛,但没有一句经文,反映出对佛教教义的思考。
  6. 声闻未解祖师意:声闻弟子们无法领会祖师的真正意图。
  7. 遍参踏破青鞋底:经历求道的过程,青鞋底被踏破,象征艰辛。
  8. 前楼后阁玲珑起:前后楼阁的精致与高耸。
  9. 闲客那知如许事:闲游的人自然无法理解这些道理。
  10. 东斋听雨烂熳睡:诗人在东斋静听雨声,陶醉于安宁的睡眠中。
  11. 觉来一转聊布施:醒来后只转动身子,聊聊布施的事情。
  12. 普请云堂来拟议:邀请大家聚在一起讨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翠的天际仿佛在坠落”,形象地表现出自然的美。
  • 对仗:如“前楼后阁玲珑起”,形成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 拟人:如“闲客那知如许事”,赋予客人以人的思维和感知。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教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与佛教文化,表达了对人生、对修行的独特理解与反思,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萝:象征着清幽与宁静,代表自然的生机。
  • 千佛: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深厚和复杂,表达了对宗教的思考。
  • 青鞋:象征着求道者的辛苦历程,反映了追求真理的执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佛”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佛教文化
    C. 诗人的心情

  2. “青鞋底”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舒适
    B. 求道的艰辛
    C. 自然的美丽

  3. 诗人在哪个地方静听雨声? A. 西斋
    B. 东斋
    C. 南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李白《月下独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范成大《天童三阁》王维《鹿柴》: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但前者更侧重于佛教文化的思考,而后者则更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精选》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次方山精舍却寄张荐员外 早发金钩店寄奚十唐大二茂才 奉使西还早发小涧馆寄卢滁州迈 商山祠堂即事 还京乐歌词 过宋氏五女旧居(宋氏女姊五人,贞元中同入宫) 花发上林 求自试 酬舍弟牟秋日洛阳官舍寄怀十韵 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酬魏颗 狼狈万状 工字旁的字 摭拾 安忍残贼 王字旁的字 包含卜的词语有哪些 爿字旁的字 菲食卑宫 天思 捱风缉缝 唾手而得 閠字旁的字 搏弄 面有饥色 竖心旁的字 包含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