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如梦令

《如梦令》

时间: 2025-05-02 07:37:01

诗句

两两莺啼何许。

寻遍绿阴浓处。

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

休雨。

休雨。

明日榴花端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7:01

原文展示

如梦令
两两莺啼何许。
寻遍绿阴浓处。
天气润罗衣,
病起却忺微暑。
休雨。
休雨。
明日榴花端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夏交替的美丽景象,词人感叹黄莺的啼鸣声从何而来,四处寻找浓密的绿荫。天气湿润,衣衫轻薄,但因生病而感到微微的暑气。希望停止雨水,期待明天的榴花盛开,恰逢端午佳节。

注释

  • 莺啼:指黄莺的鸣叫,象征春天的到来。
  • 绿阴:浓密的树荫,代表着夏天的景象。
  • 润罗衣:形容天气湿润,适合穿轻薄的衣服。
  • 病起:因生病而起身,暗示身体的不适。
  • 忺微暑:感到微微的暑气。
  • 榴花:指石榴花,一种在端午时节盛开的花,象征着夏天的到来。
  •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仲淹,号石湖,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其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春夏交替,诗人因生病而感到微微的暑气,渴望雨水能够停止,以便欣赏榴花盛开,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一首清新而充满生机的词作,展现了南宋词人对春夏季节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开篇的“莺啼何许”便引起了读者的好奇,词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自然的乐趣与和谐。接着,词人通过“寻遍绿阴浓处”表达了希望在浓密的绿荫中寻求一丝凉意与安慰,突显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中细微美好的追求。

“天气润罗衣”展现了湿润的天气给人的舒适感,然而“病起却忺微暑”则透露出词人内心的矛盾——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又感受到身体的虚弱。这种对比使得情感更为深刻,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大自然的同时,也难以逃避生活中的烦恼与病痛。

最后的“休雨。休雨。”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尤其是“明日榴花端午”的出现,不仅是对节日的向往,更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降临。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清新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两两莺啼何许:问黄莺的鸣叫声从何处传来,表现对春天景象的渴望。
  2. 寻遍绿阴浓处:四处寻找浓密的绿荫,象征着宁静与舒适。
  3. 天气润罗衣:湿润的天气适合穿轻薄的衣物,传达出季节的特点。
  4. 病起却忺微暑:虽然因病起身,却仍感到微微的热意,表现出内心的矛盾。
  5. 休雨:希望停止下雨,表达对好天气的期待。
  6. 明日榴花端午:期待明天的榴花盛开,正逢端午佳节,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休雨”与“休雨”形成呼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如“莺啼”“绿阴”“榴花”等,构建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面。
  • 隐喻:榴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生活中的烦恼与身体的虚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
  • 绿阴:代表宁静的环境与舒适的感觉。
  • 榴花:寓意美好的时光与希望,常与节日相联系。
  • :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人们生活中的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榴花”在何时盛开? A. 端午
    B. 中秋
    C. 春分
    D. 冬至

  2. 填空题:诗中“天气润罗衣”表达了天气的_____

  3. 判断题:诗人希望明天能够下雨。(对/错)

答案

  1. A
  2. 湿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范成大的《如梦令》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范成大更侧重于春夏交替的生机,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忧愁。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七十九吟十首 禽言九首·婆饼焦 贺新郎·老去光阴驶 挽郑令人二首 寄汉阳守王中甫 清平乐(居厚弟生日) 蒙恩除大蓬一首 七十九吟十首 满江红 次韵君节秘书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始知终 包含轻的词语有哪些 标枝野鹿 放鱼入海 爿字旁的字 进向 竞发 耳字旁的字 轹釜 士字旁的字 遥遥相望 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运筹出奇 宿卧 烟炎张天 私字儿的字 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