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3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7:43
水调歌头(登石鼓合江亭)
作者:杨冠卿 〔宋代〕
玉妃夜宴瑶池冷,
翩然飞下霓旌影。
天阔水云长,
风飘舞袖香。
姑山人似旧,
清压红梅瘦。
同赁玉阑干,
光摇银海寒。
在瑶池上,玉妃的夜宴是如此寒冷,
她轻盈地从天上飞下,宛如霓裳的影子。
天空辽阔,水面与云朵交融,
微风轻拂,袖子散发着香气。
姑山的人还是像从前一样,
清冷的气息让红梅显得瘦弱。
我们一起依靠在玉制的栏杆上,
月光摇曳着,映照着寒冷的银色海面。
杨冠卿,字子云,号千峰,宋代词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其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然的热爱。
《水调歌头》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变迁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水调歌头(登石鼓合江亭)》是一首典型的宋词,诗人在这首词中通过描绘瑶池的寒冷夜宴和姑山的旧人,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往昔的怀念。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细腻,蕴含了对人间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玉妃夜宴瑶池冷”,将读者迅速带入一个神秘的仙境,营造了一个清冷却又充满想象的氛围。接下来的“翩然飞下霓旌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象,描绘了玉妃轻盈降临的场景,仿佛一幅生动的图画。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自然,描绘了“天阔水云长”的辽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
而后,诗人提到“姑山人似旧”,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熟悉环境与旧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光摇银海寒”则以一种冷静的笔调结束,给人以冷峻、萧瑟的感觉,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因为一切美好都可能在时间的流逝中消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意象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情的深刻思考,感情真挚而深沉,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独特风采。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选择题:玉妃夜宴的地方是哪里?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姑山人似___”。
判断题:诗中“光摇银海寒”表达的是温暖的情感。 (对/错)
杨冠卿的《水调歌头(登石鼓合江亭)》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题材上虽然相似,均涉及对自然的描绘与人情的思考,但风格上有所不同。杨冠卿更多表现出一种清冷与忧伤,而苏轼则在思念中夹杂着豪情与壮志,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