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5:48
题杨冠卿客亭类稿
作者:姜夔
杨侯笔力天下奇,早岁豪颜相追随。
一班略见客亭槁,文采炳蔚惊群儿。
长安城中择幽棲,静退不愿时人知。
大书前荣号雾隐,意与风虎云龙期。
人皆炫耀身陆离,见草而悦忘皋比。
南山十日不下食,君子一变谁能窥。
正论不作世道微,通都大邑多狐狸。
惜君爪牙不得施,公超五里亦奚为。
杨侯笔力雄奇,年轻时就有很多人追随他。
在客亭中稍微显露才华,文采璀璨使众人惊艳。
在长安城中选择幽静之地,隐退不愿被世人所知。
大书前面的荣光如雾隐,心愿与风、虎、云、龙相期。
人们都在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光彩,看到草木而欣喜忘却瓦砾。
南山上十天没得食物,君子一旦改变又有谁能看见?
正论不愿做世道的微小,繁华的城市中多的是狐狸。
可惜你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即使超越五里又有什么用?
作者介绍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书法家,他以词风清新、情感真挚著称,作品中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交场合或对杨冠卿的作品的赏析中创作的,反映了对当时文人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名利的淡泊心态。
这首诗通过对杨冠卿的描写,勾勒出一个才华横溢但又追求隐逸生活的文人形象。姜夔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反感,以及对高洁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即以“杨侯笔力天下奇”来赞美杨冠卿的才华,接着展现了他在年轻时的风采与追随者。随后,诗人描述了杨冠卿选择隐居的生活,表现出他对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中不断对比世俗的浮华与个人的内心追求,显示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气韵流畅,情感真挚,尤其在对“南山十日不下食”的描写中,展现了文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孤独。同时,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时代风气的批评,令人深思。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杨冠卿的赞美,更是对文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杨冠卿的描绘,反映出对名利的淡漠和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文人的孤独与坚韧,体现了对时代风气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杨侯”指的是哪位文人?
A. 李白
B. 杨冠卿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南山十日不下食”是用来表达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文人的坚韧
C. 对食物的渴望
D. 社交的繁忙
诗中的“狐狸”主要象征什么?
A. 朋友
B. 狡诈之人
C. 追随者
D.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李白更强调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豪迈的情感,而姜夔则更倾向于表现文人的孤独与对名利的淡泊。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