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6:30
暑夜
渴蝉鸣中夜,木叶凝无风。
襟苧不加带,犹如被蒙茸。
三庚信可畏,一扇曾何功。
安得解民愠,苍梧理古桐。
在炎热的夜晚,口渴的蝉鸣声此起彼伏,树叶在无风的夜里静静凝聚。衣襟上不再加上带子,就像是被柔软的织物蒙住一样。三庚的酷暑让人可怕,窗扇的存在又有何用呢?怎么才能解开百姓的愤怒呢?苍梧山中理直气壮的古老梧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年-1125年),字承天,号月洲,江苏常熟人,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贺铸的作品以清新婉丽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暑夜》创作于炎热的夏季夜晚,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宁静与蝉鸣,表达了对酷暑的无奈和对民生困苦的关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不满。
《暑夜》是一首描绘夏季夜晚静谧与炎热的诗作,贺铸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夜的寂静与蝉的鸣叫。整首诗以渴蝉的鸣声为开头,传达出一种无奈和焦虑的情绪。在无风的夜晚,树叶凝聚,仿佛时间在那一刻停滞,给人一种压迫感。接下来的“襟苧不加带”,在炎热的夏夜中,衣襟不再系带,象征着一种放松和无奈的态度,似乎连衣服的束缚都显得多余。
“三庚信可畏”,通过农历的节气来刻画酷暑的程度,诗人用强烈的语气表达对炎热的恐惧,而“一扇曾何功”则流露出对无力改变现状的感慨。最后一句“安得解民愠,苍梧理古桐”更是点出诗人对民生困苦的关心,希望能有一个理想的地方来安抚民心。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深刻,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社会的思考,是对夏夜的一种深刻描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酷热夏夜的感受,以及对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注,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暑夜》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贺铸
C. 杜甫
答案:B
诗中提到“三庚”是指什么?
A. 一种昆虫
B. 一种气候节气
C. 一种植物
答案:B
诗中“安得解民愠”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关心?
A. 自然灾害
B. 百姓的愤怒与苦难
C. 个人的情感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