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5:54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村落寻花特地无,有花亦自只愁予,不如卧听春山雨,一阵繁声一阵疏。
在村子里特意去寻找花,却发现没有花可寻。即使有花,看到也只会让我更加忧愁。不如躺下来听听春天山间的雨声,时而密集,时而稀疏。
诗中提到的“春山雨”并没有直接的典故,但“春雨”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万物复苏和生机勃勃的春天。雨的声音则常被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然的感悟。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生活情趣,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写于春天,作者因春雨而感到闷闷不乐,便以此诗表达自己的心情。雨天让人感到萧瑟,诗人通过寻找花朵而感到失望,进而选择以听雨来消愁,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的感受和对自身情绪的反思。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带来的情感体验。开篇“村落寻花特地无”,诗人用“特地”二字,表现出他对春天花开的期待与渴望,然而却发现村落中没有花可寻,反映出一种失落感。接着,“有花亦自只愁予”,即使看见花,也只能加深内心的愁苦,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感伤。
而后,诗人转而选择“卧听春山雨”,由此可见他内心的智慧与豁达,选择放下对花的执念,转而投入到自然的声音中。雨声“一阵繁声一阵疏”,描绘了春雨的变化,象征着生命的节奏与自然的韵律。这一转变不仅缓解了诗人的愁苦,也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透露出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心灵的宁静,显示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春雨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人在失落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最终选择接受自然的声音,体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诗人在哪个季节的哪一天写了这首诗?
诗中提到的“卧听春山雨”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中“繁声”和“疏”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与杜甫的《春夜喜雨》相比,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感受和自然的声音,而杜甫则是以春雨滋润万物为主题,强调自然对生活的影响。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