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玉井亭观白莲二首

《玉井亭观白莲二首》

时间: 2025-04-27 14:44:24

诗句

红芙蕖杂白芙蕖,红底终稠白底疏。

速折当头一莲叶,莫令遮却雪肌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4:24

原文展示:

红芙蕖杂白芙蕖,
红底终稠白底疏。
速折当头一莲叶,
莫令遮却雪肌肤。

白话文翻译:

红色的荷花和白色的荷花交错生长,
红色的花朵数量繁多,而白色的花朵则稀疏。
赶紧折下一片莲叶,
不要让它遮住洁白的肌肤。

注释:

  • 芙蕖:原指荷花,此处特指红色和白色的荷花。
  • 终稠:最终密集,即红色荷花生长得密集。
  • 遮却:遮挡的意思。
  • 雪肌肤:形容肌肤洁白如雪。

典故解析:

  •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荷花象征着高洁和纯洁,常用于诗歌中传达美好的情感和理想。
  • 雪肌:形容女子肌肤白皙细腻,常用于赞美女性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在当时,文人雅士常常聚集于湖边观赏荷花,寓意追求自然之美和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玉井亭观白莲二首》通过对红白荷花的描绘,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红芙蕖杂白芙蕖”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红色和白色荷花交相辉映的美丽场景,色彩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红底终稠白底疏”一句中,作者不仅描绘了荷花的数量差异,更暗含了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赞美。

接下来的“速折当头一莲叶”,表现出一种急切与珍惜的心情,仿佛是想要抓住这一瞬间的美好。而最后一句“莫令遮却雪肌肤”,则进一步传达出对美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渴望与不舍。全诗用简练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展现了诗人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芙蕖杂白芙蕖:开篇直接描绘荷花的颜色,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2. 红底终稠白底疏:对比红白荷花的生长情况,强调红色花朵的繁密和白色的稀疏。
  3. 速折当头一莲叶:表达诗人想要及时采摘莲叶的紧迫感。
  4. 莫令遮却雪肌肤:强调了对美的渴望,希望保护那如雪般的肌肤不受遮挡。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红白荷花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比喻:将荷花与美丽的肌肤相联系,提升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荷花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命细腻瞬间的珍惜,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美丽、高洁、纯真。
  • 莲叶:象征保护、庇护,同时也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肌肤:代表着人类的美丽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色和白色的花是什么?

    • A. 梅花
    • B. 荷花
    • C. 菊花
    • D. 兰花
  2. 诗中“速折当头一莲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想要慢慢欣赏
    • B. 想要及时行动
    • C. 对自然的无所谓
    • D. 希望长久留存
  3. “雪肌肤”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荷花的颜色
    • B. 女性的美丽
    • C. 亭子的装饰
    • D. 自然的景色

答案:

  1. B. 荷花
  2. B. 想要及时行动
  3. B. 女性的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朱自华的《白莲花》与杨万里的《玉井亭观白莲》都以荷花为题材,但前者侧重于内心独白,后者则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两者在表达情感上各有千秋,前者更为细腻,后者则显得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教鹦鹉语 清平乐 偶成 清平乐 清平乐·又 清平乐 清平乐 游刘公岛水师衙门海中遇雨 清平乐 和高倬云女士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雨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幺字旁的字 梁昌 包含斟的词语有哪些 莽苍 包含秘的成语 石字旁的字 不敢旁骛 弊政 援开头的成语 日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不耻最后 词少理畅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 贝字旁的字 目空天下 粉结尾的成语 英吨 起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