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0:43
原文展示:
汝昨云南去,昆明涉倒流。
滇王惊大笔,汉将赠轻裘。
兵法儿曾学,权书父所留。
莫徒工草檄,厮养已封侯。
白话文翻译:
你昨天从云南出发,经过昆明逆流而上。
滇王因你的才华而惊讶,汉将送你轻便的裘衣。
你曾学习兵法,父亲留给你权书。
不要只是在表面上写些公文,已经养成的名声可不是空穴来风。
注释:
- 汝:你。
- 云南:地名,今云南省。
- 昆明:云南省的省会。
- 涉倒流:逆流而上,这里形容行程艰难。
- 滇王:指云南的王者,形容其权势。
- 汉将:指汉朝的将领,形容其历史地位。
- 轻裘:轻便的皮衣,象征对才能的认可。
- 兵法:军事策略和方法。
- 权书:关于权谋的书籍,指政治策略。
- 草檄:草拟文书,这里指表面功夫。
- 厮养:养成、培养。
典故解析:
- 滇王:指云南的地方统治者,表明了作者对地方势力的敏感和对人才的重视。
- 汉将:提及汉朝的将领,显示出历史背景的深厚,也暗示了与历史英雄人物的关联。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屈大均,明代诗人,以诗歌及散文闻名,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关心与对人生的思考。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作者对朋友的赠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渴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赠别为主题,既表达了对离别朋友的眷恋,又寄予对其未来发展事业的祝福。开头两句直接描绘了友人离去的情景,展现了地理的变化和个人命运的起伏。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滇王和汉将的提及,既反映了友人才能的被认可,也暗示了历史的传承与学习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一种期许,提醒他在职场中不要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真正掌握权术与军事智慧。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辩证思考,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汝昨云南去:直接指向友人的离去,表现了即将分别的情感。
- 昆明涉倒流:描绘了友人旅途的艰辛,隐喻人生道路的不易。
- 滇王惊大笔:表达对友人才能的赞美,暗示其未来可能的成就。
- 汉将赠轻裘:象征着历史的传承,期许友人能在未来的旅途中得到支持。
- 兵法儿曾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表明友人有潜力。
- 权书父所留:传承的智慧,强调家庭背景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 莫徒工草檄:告诫友人不要仅在表面上做文章。
- 厮养已封侯:暗示名声和地位的获得并非偶然,要靠实际的才能和努力。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通过“轻裘”比喻对友人的期望与支持。
-
主题思想:
- 诗歌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强调学习与努力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出对人生成长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云南:象征着远方与旅途,代表着未来的希望与挑战。
- 昆明:作为出发点,象征着生活的基点。
- 滇王与汉将:象征着权力与成就的认可,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滇王”指的是哪个地区的统治者?
-
诗中提到的“权书”是指什么?
-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离别的伤感
- B. 对未来的期许
- C. 历史的回顾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风格较为豪放,情感表达更为直接。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离别的情感上更加细腻,渗透着淡淡的忧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