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22
黄土坡陁冈顶寺,
青烟幂历浙西山。
半荒樵牧旧城下,
一月阴晴连屿间。
人指废兴都莫问,
眼看今古总输闲。
刘郎寄咏公酬处,
夜对金銮步辇还。
在黄土的坡陀上,有座寺庙在冈顶,
青烟缭绕,飘荡在浙西的山间。
在半荒的地方,樵夫和牧人聚集在旧城下,
一个月里阴晴不定,海上的岛屿相连。
人们指指点点,问那些废弃和兴旺的事情,
我只看今古,心中感到一切都显得闲适。
刘郎寄来的诗歌,我在这里与公酬答,
夜晚对着金銮殿,步履缓缓返回。
梅尧臣,字圣俞,号东皋,晚号白石,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1002年,卒于1060年。梅尧臣以其诗歌清新自然、风格独特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他的作品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刘原甫游览平山堂时,诗中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人生起伏的思考。平山堂位于浙江,是一个著名的游览胜地,诗人通过描绘景色,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梅尧臣的这首诗描绘了浙江西部的山水风光,展示了独特的自然美,同时也蕴含了哲理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描写“黄土坡陁冈顶寺”和“青烟幂历浙西山”,构建出一幅静谧而生动的山水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诗人提到“半荒樵牧旧城下”,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樵夫与牧人的生活场景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充满人情味。
在“人指废兴都莫问,眼看今古总输闲”中,诗人对社会的兴衰变化采取了一种超然的态度,不以外界的评价而动摇,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淡然与洒脱。最后,通过“刘郎寄咏公酬处,夜对金銮步辇还”,展现了诗人与刘原甫的深厚友谊以及在夜晚对过去的思索,构成了诗的情感高潮。
整首诗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哲理思考,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领悟,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通过对比古今,诗人希望读者能够体会到时间的无情以及内心的宁静。
诗中提到的“青烟”指代什么?
A. 人的情感
B. 自然景象
C. 社会现象
诗人对“废兴”的态度是?
A. 关心
B. 无所谓
C. 愤怒
“刘郎寄咏”指的是?
A. 诗人对刘原甫的思念
B. 对刘原甫的批评
C. 刘原甫的诗歌创作
梅尧臣与王维的山水诗在风格上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梅尧臣更注重人文关怀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偏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与情感的表达上各有特长,均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丰富性与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