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春 / 春晚

《送春 / 春晚》

时间: 2025-07-30 04:03:34

诗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03:34

送春 / 春晚

作者: 王令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白话文翻译:

三月的残花落下又重新开放,小檐下每天都有燕子飞来。
即使是子规在半夜仍然啼叫得像是在流血,我不相信东风会把春天再次唤回。

注释:

  • 三月:春季的最后一个月,象征春天的尾声。
  • 残花:已凋谢的花朵,暗示春天的逝去。
  • 小檐:指屋檐,象征着温暖的家。
  • :燕子,春天的象征,表示生机与活力。
  • 子规:杜鹃鸟,因其叫声悲伤,常被视为春天的哀伤符号。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典故解析:

“子规”的啼叫在古代文人中常被视为悲鸣,传说中杜鹃会在春天啼叫,象征着春天的流逝与离别。诗中提到的“东风”,也是春天的代名词,常用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子昊,号澄江,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王令借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短暂美好的哀伤。春天的残留与离别,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诗歌鉴赏:

《送春》是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诗作,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依恋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以“残花落更开”引入,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而燕子飞来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接下来的“子规夜半犹啼血”则转向了春天的哀伤,杜鹃的啼叫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逝去和内心的痛苦。最后一句“不信东风唤不回”更是表达了对春天不再的无奈与绝望,表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运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三月残花落更开”:春天的花虽然凋零,但又有新的花朵绽放,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
    2. “小檐日日燕飞来”:燕子每天飞回,象征着春天的回归和生命的活力。
    3. “子规夜半犹啼血”:杜鹃在夜间啼叫,表达了对春天的哀伤,暗示着时间的无情。
    4. “不信东风唤不回”:对春天的渴望与失落,表达了对时间无法逆转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残花落更开”与“日日燕飞来”,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子规的啼叫被赋予了情感,表达了春天的哀伤。
    • 比喻:将春天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相联系,增添了诗的深度。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时间的流逝。诗人对春天的美好与即将离去的感伤,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残花:象征着逝去的美好与时间的流逝。
  • 燕子: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反映了生命的活力。
  • 子规:代表着哀伤与离别,体现了对春天的思念与无奈。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哪种动物? A. 燕子
    B. 杜鹃
    C. 麻雀

  2. 诗中“东风”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3. “三月残花落更开”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与希望并存
    B. 完全的绝望
    C. 对春天的盼望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晓》: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
  • 《春望》:则侧重于春天中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忧虑,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选读》
  • 《王令诗集解析》

译文

暮春三月花败又花开,矮矮屋檐下燕子飞走又回来。 只那眷恋春光的杜鹃鸟仍在夜半悲啼,不相信春风唤不回。

相关查询

首尾吟 其一一六 答李希淳屯田三首 大易吟 游山三首 其一 不愿吟 春游五首 春雨吟 清风长吟 有病吟 盆池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青字旁的字 戴气 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矛字旁的字 较量 酬功报德 服田力穑 灶王爷 包含续的词语有哪些 拭目以待 采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怯防勇战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繁念 野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