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4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1:12
读东汉
——王令
汉鼎重焱逆血熬,当时天子亦勤劳。
不能乘作唐虞计,未会严陵所谓高。
这首诗表达了对东汉时期的反思。汉代的鼎盛和困难交织在一起,天子在位期间也非常勤勉。但即便如此,仍然无法效仿古代唐虞那样的治国之道,也无法达到严陵所代表的高尚境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令(约1040-1119),宋代诗人,字子文,号长白,生于北宋时期。他的作品以清新隽永著称,常常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东汉末年,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王令通过诗歌反映了对当时政治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追忆。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蕴,表达了对东汉王朝的反思与哀叹。开头的“汉鼎重焱逆血熬”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丰盛与苦难交织的局面。汉朝曾是一个强盛的朝代,但在繁华的背后,隐含着民众的苦难和血泪。
“当时天子亦勤劳”一句,突出了统治者在困境中的努力,然而“不能乘作唐虞计”则展现了无法效法古代圣王理想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一句“未会严陵所谓高”则进一步加强了诗人的惋惜,严陵的高洁与东汉的腐败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王令不仅表达了对东汉的忧虑,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这种情感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哲思与历史感,读来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东汉历史的反思,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汉鼎重焱逆血熬,指的是哪个朝代的情况?
“唐虞”指的是:
诗中作者对东汉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令的《读东汉》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历史的困境与个人的感慨,王令关注的是东汉的反思,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二者都体现了历史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