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去草

《去草》

时间: 2025-05-02 14:09:54

诗句

永日荒园独荷锄,草根藤蔓喜无余。

谁怜仲举平生志,却学齐民种树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09:54

原文展示

去草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永日荒园独荷锄,草根藤蔓喜无余。
谁怜仲举平生志,却学齐民种树书。

白话文翻译

整日我在荒凉的园子里独自挥锄,草根和藤蔓无处不在,令我感到无奈。
谁能怜惜仲举(指仲由,孔子的学生)一生的志向,却只学齐国的农民种树和读书?

注释

  • 永日:整日,形容时间长。
  • 荷锄:指拿着锄头,进行耕作。
  • 草根藤蔓:杂草和藤蔓植物,象征着荒芜和无奈。
  • 仲举:指孔子的学生仲由,意指志向高远。
  • 齐民:指齐国的农民,强调普通百姓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反映了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社会动荡,农民生活艰难的背景下,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诗歌鉴赏

《去草》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冲突与无奈的诗作。诗中,作者在荒园中独自劳动,描绘了一个生机凋零、杂草丛生的场景,给人以萧条之感。诗的开头“永日荒园独荷锄”直接点明了诗人孤独的耕作状态,反映出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草根藤蔓喜无余”更是渗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草根藤蔓的茂盛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烦恼与困扰。

而后两句则转向了对理想的反思,提到“谁怜仲举平生志”,这里的“仲举”不仅仅是指孔子的学生仲由,更是象征着志向高远的人。诗人质问,谁能理解这样一位有志之士的追求,却只是在学习平凡的农民种树和读书,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巨大落差,唤起人们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荒园的无力感。
    • 第二联:通过提及仲举,表达对理想的渴求与对现实的失望。
  • 修辞手法

    • 对比:荒园的萧条与仲举的理想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草根藤蔓象征现实的繁杂与无奈,仲举则象征理想与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揭示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深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荒园:象征着无望与困境。
  • 草根藤蔓:代表着繁杂的现实与生活的琐碎。
  • 仲举:象征着高尚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谁怜仲举”中的“仲举”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孔子
    • B. 仲由
    • C. 齐国农民
  2. 诗人描绘的园子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 A. 生机勃勃
    • B. 荒凉无比
    • C. 热闹非凡
  3. 诗中提到的“草根藤蔓”象征了什么?

    • A. 理想
    • B. 无奈与烦恼
    • C. 财富与成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将《去草》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杜甫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与社会的苦难,而韩元吉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该书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帮助了解当时的诗歌风格。
  • 《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扑圃置酒再集小楼分得天字 鹧鸪天 其五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癸酉除夕,今年两度立春 鹧鸪天 其五十三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四首 其三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正言直谏 左辅右弼 君权 优柔失断 单耳刀的字 犬字旁的字 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莲唱 总角之好 叔祖母 包含蚤的词语有哪些 买臣覆水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驰檄 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