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0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09:54
去草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永日荒园独荷锄,草根藤蔓喜无余。
谁怜仲举平生志,却学齐民种树书。
整日我在荒凉的园子里独自挥锄,草根和藤蔓无处不在,令我感到无奈。
谁能怜惜仲举(指仲由,孔子的学生)一生的志向,却只学齐国的农民种树和读书?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反映了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社会动荡,农民生活艰难的背景下,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去草》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冲突与无奈的诗作。诗中,作者在荒园中独自劳动,描绘了一个生机凋零、杂草丛生的场景,给人以萧条之感。诗的开头“永日荒园独荷锄”直接点明了诗人孤独的耕作状态,反映出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草根藤蔓喜无余”更是渗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草根藤蔓的茂盛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烦恼与困扰。
而后两句则转向了对理想的反思,提到“谁怜仲举平生志”,这里的“仲举”不仅仅是指孔子的学生仲由,更是象征着志向高远的人。诗人质问,谁能理解这样一位有志之士的追求,却只是在学习平凡的农民种树和读书,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巨大落差,唤起人们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揭示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深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谁怜仲举”中的“仲举”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人描绘的园子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草根藤蔓”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去草》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杜甫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与社会的苦难,而韩元吉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