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鲁如晖雪晴

《次韵鲁如晖雪晴》

时间: 2025-05-02 12:41:46

诗句

腊近千门雪,风高一夜晴。

醉余和初拥,梦破觉窗明。

鼙鼓三年戍,关河万里情。

应怜铁甲冷,烽火未须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1:46

原文展示:

腊近千门雪,风高一夜晴。
醉余和初拥,梦破觉窗明。
鼙鼓三年戍,关河万里情。
应怜铁甲冷,烽火未须惊。

白话文翻译:

腊月快到的时候,千家万户都被覆盖在雪中,狂风呼啸,经过一夜的洗礼,天空终于晴朗。醉意未消,初次拥抱的时候,梦中惊醒,发现窗外阳光明媚。三年的军中生活伴随着战鼓声,长河大山间的思念情怀无边无际。应当怜悯那些身穿铁甲的士兵,他们在烽火连天之际,却并不需要惊慌。

注释:

字词注释:

  •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
  • 鼙鼓:军中打击乐器,象征战争号角。
  • 军戍:守卫的军队。
  • 烽火:警报、战争的象征。

典故解析:

  • “鼙鼓三年戍”:古代士兵驻守边疆,战斗时间漫长,常常会用鼓声来传递信息。
  • “铁甲冷”:象征士兵的艰苦和冷漠的处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边塞、军旅生活,表达了对战士的同情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战乱时期,作者身处边塞,写作时可能是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战争的反思。诗中体现了对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突显了冬季的凛冽和边塞兵士的孤独。开篇的“腊近千门雪”便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而“风高一夜晴”则暗示了冬日的变化无常,给人一种期盼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醉余和初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密关系的渴望,然而梦醒时分的“窗明”则提醒了他现实的残酷。

“鼙鼓三年戍”描绘了士兵在边疆的孤独与艰苦,传达出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最后两句“应怜铁甲冷,烽火未须惊”,则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士兵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国家、对士兵的宏观关怀,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腊近千门雪:描述腊月临近,千家万户被雪覆盖,营造出寒冷的氛围。
  2. 风高一夜晴:风势猛烈,经过一夜后天空放晴,暗示着困境的转机。
  3. 醉余和初拥:诗人醉意未消,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梦破觉窗明:梦醒时分,看到窗外明亮的阳光,象征现实的清醒。
  5. 鼙鼓三年戍:士兵在边疆守卫,长时间的军事生活。
  6. 关河万里情: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情感广泛而深厚。
  7. 应怜铁甲冷:对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
  8. 烽火未须惊:在战争频发的时局下,呼唤和平,表达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士兵的处境。
  • 对仗:如“腊近千门雪,风高一夜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描绘,表达了对士兵的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家国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寒冷、孤独,反映出士兵的艰苦。
  • 烽火:代表战争,暗示紧张的社会局势。
  • 铁甲:象征士兵的坚韧与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腊近千门雪”意指什么?
    A.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B. 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丰收

  2. “鼙鼓三年戍”中的“戍”是指什么?
    A. 休息
    B. 守卫
    C. 战斗
    D. 旅行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对比韩元吉的边塞情怀与王之涣的豪情壮志,前者更注重对士兵命运的同情,后者则展现出对人生的洒脱和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诗词入门指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子规 卖花谣 鹦鹉 游鱼 新安官舍闲坐 鹭鸶 早春 惜花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 偶题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庸愎 鸟字旁的字 踆乌 队员 习久成性 卤字旁的字 吉开头的成语 赭白 藤本 多故之秋 二字旁的字 一厢情愿 釆字旁的字 思虑恂达 大字旁的字 阿谀取容 包含去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