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2:50
满江红(洪云岩、刘朔斋用韵)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蝶梦惊残,仿佛似东方才白。
人报道城疑不夜,界几无色。
敲瓦微听冰线响,开窗倏放风花入。
拥重貂曾不觉寒侵,将何德。
呼剡棹,行为客。
平蔡垒,何能役。
算争如穷檐高卧,闭门毋出。
安得松江江上去,一蓑独钓丝千尺。
要不持寸铁和前修,文章伯。
梦中蝴蝶惊醒,仿佛东方刚刚亮起。
有人说城中疑似不夜,四周几乎没有色彩。
轻轻敲打瓦片,似乎听见冰线的响声,
打开窗户,瞬间让春风和花瓣飘进来。
披着厚厚的貂皮,我竟然没有觉察寒冷的侵袭,
这算是什么德行呢?
呼唤船桨,像是在过客。
平整的蔡垒,怎能让我奴役?
算是争论像穷人躲在屋檐下安卧,闭门不出。
哪里能去松江江边,一蓑独自钓鱼,丝线千尺。
若不握有寸铁和前修,才是文章的伯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曾伯,生于宋代,是一位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善于运用意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安静的时刻,诗人借助梦境与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他在诗中流露出对尘世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李曾伯的《满江红》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追求。诗的开头“蝶梦惊残”,用梦境的意象引入,表现出一种梦幻与现实的交错。随后,诗人描绘了一个似乎没有色彩的环境,暗示了内心的孤寂和对生活的迷茫。接下来的意象“敲瓦微听冰线响”则展现了细腻的听觉感受,暗示着春天的气息,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在“拥重貂曾不觉寒侵”中,诗人用“重貂”象征着温暖与奢华,但在那样的环境中他却感受不到寒冷,反而是对内心状态的无奈反映。接下来的“算争如穷檐高卧,闭门毋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争的厌倦与逃避。
最后,诗人以“安得松江江上去,一蓑独钓丝千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隐逸生活的渴望,诗的结尾充满了洒脱与自信,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逃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蝶梦惊残”中的“蝶梦”象征什么?
a. 现实
b. 理想
c. 梦想
d. 生活
诗中提到的“松江”象征着什么?
a. 奢华
b. 忧愁
c. 自由与隐逸
d. 纷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曾伯与陶渊明的作品,两者均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李曾伯的诗更侧重于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