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2:01
桂林即事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每测南方候,时惊北客心。
一冬无雁过,三月有蛩吟。
槐暑常临午,梅霖不待壬。
近来知节适,不怕瘴烟侵。
每当我测量南方的气候,常常让北方的客人心中震惊。
整个冬天没有雁鸟飞过,到了三月却听见蟋蟀在鸣叫。
槐树的炎热常常在午后出现,梅花的细雨不必等到立春。
最近我知道节令正好,不怕瘴气的侵袭。
诗中提到的“梅霖”与“槐暑”象征着南方的气候特征,反映了诗人对南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感受。这种对比也体现出北方人与南方人的不同感官体验和心理状态。
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诗歌,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冷暖,风格清新自然。
诗作成于桂林,描绘了南方的气候与自然景观,折射出诗人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南方美好景色的欣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桂林的独特气候与景象,诗人以“测南方候”引入,表明自己对南方气候的关注。接下来的“时惊北客心”,则体现了北方人与南方气候的差异,产生了心理上的震撼和对比。整个冬天没有雁鸟飞过,暗含了冬季的萧瑟与孤寂,然而春天的来临却带来了蟋蟀的鸣叫,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复苏。此时,槐树的炎热和梅花的细雨交替出现,显示出南方独特的气候变化,典型的南方特征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近来知节适,不怕瘴烟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节令的感知与适应,尽管瘴气存在,但他仍然从容面对,表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蕴含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南方自然的赞美与对北方客人感受的体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适应自然变化的乐观态度。
诗人提到的“北客”是指哪个方向的人?
诗中提到的“蛩吟”代表什么季节?
“不怕瘴烟侵”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