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6:01
地逼难容足,天低碍举头。那堪去绨子,谁肯上高楼。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空间狭窄、环境压迫的情况下,心中感到无奈与失落的情感。脚下的地面逼仄得让人无法站立,头顶的天空也低得让人无法仰望。怎能忍受这样的困境,谁又愿意攀登那高耸的楼阁?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生于浙江,后游历各地,曾任官职。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常以豪放、深沉著称,善于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描绘狭小的空间与低垂的天空,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
刘克庄的这首《杂兴十首》中的这一首,虽然字数不多,却深刻地道出了人在压迫环境中的无奈与苦闷。诗的开头“地逼难容足,天低碍举头”,便直接引入了空间的压迫感。这里的“地逼”与“天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地面狭窄,加之天空的低垂,仿佛将人的精神世界也压缩到了极限。
这种压迫感不仅来自外部环境,更是一种内心的感受。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力感,无法自由地行动,也无法仰望理想的天空。“那堪去绨子,谁肯上高楼”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绨子象征着高雅的生活和理想,而高楼则象征着追求的高度。在如此压迫的环境中,诗人对高楼的向往显得更加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是沉重而深邃的,透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运用了对比,通过“地逼”与“天低”的结合,增强了压迫感。同时,采用了反问的修辞,强调了内心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反映了人在压迫环境下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地逼难容足”中“逼”字的意思是:
A. 接近
B. 逼仄
C. 追赶
D. 排斥
“天低碍举头”中“碍”的意思是:
A. 障碍
B. 影响
C. 增长
D. 减少
诗中“绨子”象征着:
A. 现实生活
B. 高雅的生活
C. 贫困
D. 普通的生活
刘克庄与杜甫的作品都反映了对现实困境的思考。杜甫的《春望》中通过描述国破家亡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而刘克庄则通过空间的压迫感表现了个体的无奈与渴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