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5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0:17
使君喜食笋,笋脯味胜肉。
秘法不肯传,闭门课私仆。
君不见金谷馔客本萍齑,
豪世藉此真成痴。
但令长须日致馈,不敢求君帐下儿。
这位使君喜欢吃笋,笋脯的味道比肉还要好。
他不肯传授制作的秘法,闭门只教给自己的仆人。
你难道没有见到金谷的宴会上,食客们本来只是吃些简单的菜肴,
在这个豪华的世界中,真的有些人因此变得痴迷。
只要让我每天送来一些笋脯,就不敢奢求能在你面前做小儿子。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子厚,号平江,北宋著名词人,擅长写词和诗,风格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张孝祥在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目睹了权贵之间的奢华和对美食的追求,借此表达对隐秘技艺的珍视和对世俗浮华的讽刺。
这首诗以“笋脯”为线索,刻画了一个对美食有着极高追求的使君形象。诗的开头便直面主题,强调笋脯的美味,超越了肉类的享受,暗示了作者对食材本身的热爱和对烹饪技艺的追求。紧接着,诗人提到制作笋脯的秘方被主人所封闭,这透露出一种对手艺的珍视与排他,表明了高雅与奢侈之间的矛盾。
第三句提到“金谷馔客”,引入了宴会场景,以简单的水萍菜肴作为对比,展现出豪华宴席的虚幻与浮华。通过这种对比,诗人似乎在质疑这种奢侈生活的真实价值。最后一句则是诗人的自谦和对现实的接受,他宁愿默默奉献,也不敢奢求更高的地位,这种心态反映了诗人对权力的敬畏和对美食的执着。
整首诗既有对美味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张孝祥的独特视角与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美食与奢华的关系,表达了对真实美味的追求,讽刺了浮华社会的痴迷,同时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谦卑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使君”指的是谁?
“笋脯味胜肉”这句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谷”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