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8:13
一剪梅 榆叶梅
作者: 王陈常 〔当代〕
叶绿花红带露鲜。
既作榆观。又作梅观。
数枝绰约有余妍。
休作梅看。
漫作榆看。
惆怅东风独倚栏。
索笑应难。
买笑应难。
也无鹤守也无钱。
怎耐天寒。
怎耐春寒。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榆叶梅,绿叶红花上沾着露珠,显得鲜艳动人。既可以看作榆树的观赏,也可以看作梅花的欣赏。几枝梅花绰约多姿,然而不必只看梅花,随意欣赏榆叶梅也好。东风吹来,我独自倚靠栏杆,心中惆怅。想要得到欢笑是困难的,花钱买笑也不容易。更何况没有仙鹤守护,没有金钱相助,如何忍受这寒冷的天气,如何忍受春天的寒冷呢?
作者介绍:王陈常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而闻名。其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季,诗人通过榆叶梅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与无奈。
这首《一剪梅 榆叶梅》以榆叶梅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深思。诗中描绘的景象生动鲜明,叶绿花红,带露的清新感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诗人在欣赏花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这种惆怅不仅是对春天短暂美好的伤感,更是对生活中难以追求快乐的无奈。通过“索笑应难,买笑应难”的叹息,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愈加深刻。诗的最后,诗人用“怎耐天寒,怎耐春寒”来表达对寒冷境遇的无奈与绝望,形成了对比与反衬,使得整首诗在美丽的春景中透出一丝阴郁,使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榆叶梅的美丽景象,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表达了对短暂快乐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奈的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诗人对快乐的追求感到:
诗的最后一行提到的“天寒”象征: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