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崔府君庙

《崔府君庙》

时间: 2025-05-07 09:52:58

诗句

灵休远被卫行都,宿有元勋梦又符。

引马拥羊昭景贶,立碑建庙述嘉谟。

九陵荆棘年空往,十进而笙歌景不殊。

莫倚西斋阑槛去,斜阳无语满钱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2:58

原文展示:

灵休远被卫行都,宿有元勋梦又符。引马拥羊昭景贶,立碑建庙述嘉谟。九陵荆棘年空往,十进而笙歌景不殊。莫倚西斋阑槛去,斜阳无语满钱湖。

白话文翻译:

灵休远在卫国的都城,曾经的英雄宿命如梦再现。引马驱羊,迎接丰年的庆典,立碑建庙以述说佳绩。九陵山的荆棘丛生,时光荏苒已无踪影;十次进京,歌声依旧如昔。不要倚靠在西斋的栏杆上离去,夕阳下无言的景色映满了钱湖。

注释:

  • 灵休:指灵魂的安息,或指灵休寺。
  • 卫行都:指卫国的都城。
  • 元勋:指有功之人,英雄。
  • 昭景贶:生动的景象和庆典。
  • 九陵:指古代的陵墓,象征时光的流逝。
  • 十进:指多次进京。
  • 斜阳无语:夕阳西下,景色静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字子明,号惟璞。他的诗风多样,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感慨。

创作背景:

《崔府君庙》写于对崔府君的敬仰之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崔府君庙的景象,传达对英雄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崔府君庙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溯与思考。开头两句“灵休远被卫行都,宿有元勋梦又符”直接点明了崔府君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诗人感慨于历史英雄的伟大与远去,似乎暗示着对英雄的追忆和对历史的反思。

接下来的两句“引马拥羊昭景贶,立碑建庙述嘉谟”,描绘了庙前的热闹场面,表现出人们对崔府君的崇敬与怀念。诗人通过对庆典的描写,传达出对崔府君丰功伟绩的认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意识到“九陵荆棘年空往,十进而笙歌景不殊”,这两句透出一种无奈与惋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最后一句“莫倚西斋阑槛去,斜阳无语满钱湖”,则是对现实的感慨,夕阳下的静谧与无言,令人的思绪更显沉重。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使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光的流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灵休远被卫行都:灵魂安息远在卫国的都城。
    2. 宿有元勋梦又符:昔日英雄的梦境重现。
    3. 引马拥羊昭景贶:马和羊汇聚庆典的热闹。
    4. 立碑建庙述嘉谟:为英雄立碑建庙,述说其佳绩。
    5. 九陵荆棘年空往:昔日的九陵已被荆棘覆盖,时光流逝。
    6. 十进而笙歌景不殊:多次进京,歌声依旧如昔。
    7. 莫倚西斋阑槛去:不要倚靠在西斋的栏杆上离去。
    8. 斜阳无语满钱湖:夕阳下的景象静谧而无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崔府君的庙宇比作历史的见证,隐喻历史的沧桑。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崔府君的怀念,表现了历史的厚重和对英雄的敬仰,同时也透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 灵休:象征英雄的灵魂归宿,隐喻对历史的尊重。
  • 马羊:代表丰收与庆典,体现人们对英雄的纪念。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给人以沉思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灵休远被卫行都"中的"灵休"指什么?

    • A. 英雄的庙宇
    • B. 灵魂的安息
    • C. 往日的梦境
  2. "九陵荆棘年空往"中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怀念
    • B. 无奈
    • C. 喜悦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崔府君庙》与《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现了对历史的追思,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英雄的崇敬,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崔处士 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 宿晋昌亭闻惊禽 酬别令狐补阙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 无题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 临发崇让宅紫薇 圣女祠 洞庭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抓牛鼻子 先字旁的字 按捺不住 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适开头的成语 隹字旁的字 效杀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业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高耸入云 警惕 捎漆 棱钱 榛菅 同字框的字 汗出浃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