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40
寄冷翠谷葛秋岩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入眼万欲勇舍难,
岩头飘尽枫叶丹。
心憎湓浦户庭热,
身入庐峰毛骨寒。
尘面只掬野泉洗,
醉吟且呈泥佛看。
几多清话动人忆,
梦落成围苍竹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冷翠谷中所见所感。眼前的万物让人勇敢舍弃,但岩头上飘落的枫叶却是鲜红的。心中嫌恶湓浦的热气,身体置身于庐峰的寒冷中。脸上的尘土只用野泉水洗去,醉意朦胧中向泥佛倾诉。多少清谈让人动情,梦境中却化作一圈苍翠的竹竿。
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寄冷翠谷葛秋岩》创作于一个秋天的日子,诗人游历在冷翠谷,感受到自然的美与人情的烦恼,故作此诗以寄情于山水之间。
这首诗以秋天的冷翠谷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开篇“入眼万欲勇舍难”即以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引入,表达了面对自然的震撼与敬畏。接着通过“岩头飘尽枫叶丹”的描绘,令人感受到秋天的浓烈和萧瑟,鲜红的枫叶映衬出一种离愁别绪。
“心憎湓浦户庭热,身入庐峰毛骨寒”两句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与热闹的厌恶,内心向往清冷宁静的境界。在自然的氛围中,诗人借用“尘面只掬野泉洗”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似乎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最后两句“几多清话动人忆,梦落成围苍竹竿”则回归到内心的感慨,清话与梦境的交织让人感到一丝惆怅,仿佛在寻求一种失落的情感。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和情感的流露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感怀,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和对人世繁杂的厌倦,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情感状态,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诗中提到的“岩头飘尽枫叶丹”主要描绘了什么情景?
A. 秋天的凉爽
B. 枫叶的凋零
C. 山岩的坚固
D. 河水的流动
“心憎湓浦户庭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城市喧嚣的厌恶
C. 对友谊的怀念
D. 对爱情的渴望
诗中“尘面只掬野泉洗”所表达的是哪种情感?
A. 对人世的追求
B. 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C. 对繁华的迷恋
D. 对财富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