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4:06
向夕
作者: 杜甫 〔唐代〕
畎亩孤城外,江村乱水中。
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鹤下云汀近,鸡栖草屋同。
琴书散明烛,长夜始堪终。
在田野和孤城相邻的地方,江边的村庄被涌动的水流环绕。深山催促着日落的时光,挺拔的树木迎来了高昂的风。白鹤在云间的沙洲附近落下,鸡儿在草屋上栖息相伴。琴声和书卷散落在明亮的烛光下,漫漫长夜才刚刚开始。
杜甫的诗作往往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本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文环境,反映了诗人在动荡年代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有“诗圣”之称。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动乱之时,诗人身处困窘,怀念宁静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向夕》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人们生活的和谐。首联中“畎亩孤城外,江村乱水中”的对比,展现了孤立的城池与涌动的水流之间的张力,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接着“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鹤下云汀近,鸡栖草屋同”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白鹤与鸡的对比,象征着高远与平凡的生活交织。最后两句“琴书散明烛,长夜始堪终”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尽管夜晚漫长,但琴书的陪伴又让生活有了一丝温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意象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体现了他作为“诗圣”的深厚文笔与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勾勒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畎亩孤城外”中的“畎亩”指什么?
A. 山野
B. 田地
C. 河流
诗中“鹤下云汀近”中的“云汀”指的是什么?
A. 云中的岛屿
B. 水中的沙洲
C. 天边的云彩
“琴书散明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孤寂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