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4:02
一经同雁塔,再入并鸳行。
方喜为寮好,那知梦奠伤。
学多应损寿,文富幸流芳。
有士奇如此,云溪奈閟藏。
诗中描述了作者与友人同游于雁塔,之后又回到鸳鸯池的景象,初时因同伴的友情而感到高兴,未曾想到梦中的忧伤却悄然来临。诗人感慨,学识的增多可能会损害寿命,而文采的丰富则希望能在后世留名。最后提到,有如此奇才之士,云溪之地却无人知晓其才华。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反映出对友谊、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廖行之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游览中所引发的思考,体现出对人生哲学的探讨。
整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的游玩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展现出诗人与友人游玩时的快乐,雁塔和鸳鸯池不仅是自然景观,更象征着友谊的美好。然而,随着诗意的发展,作者的情感由喜转悲,梦境中的伤痛使得快乐与现实产生了反差,显示出人生的复杂性。后半部分则转为对学识与文采的思考,表达了对才能与人生的哲学反思,似乎在警示人们,学识多了不一定是好事,反而可能带来烦恼。最后一句以“云溪奈閟藏”作为点睛之笔,提醒人们珍惜那些隐藏于世人之外的才华,展现了作者对人才的渴望与惜才之情。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际关系的珍贵与生活的复杂,反映出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学识、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同雁塔”指的是哪种情感?
A. 友情
B. 爱情
C. 家庭
“学多应损寿”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A. 学问多了好
B. 学问多了烦恼多
C. 学问少了好
诗中“云溪奈閟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才华的惋惜
B. 对生活的满足
C. 对友谊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