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1:34
原文展示:
过比干墓 邵雍 〔宋代〕 精诚皎于日,发出为忠辞。 方寸已尽破,独夫犹不知。 高坟临大道,老木无柔枝。 千古存遗像,翻为谄子嗤。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比干的忠诚如同明亮的太阳一样皎洁,他的忠言直谏由此发出。 他的心已经破碎,但那独夫(指纣王)仍然不知悔改。 高高的坟墓靠近大道,古老的树木没有柔软的枝条。 千百年来,他的遗像依然存在,却反而被谄媚之人嘲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主张“理学”与“心学”相结合,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此诗通过对比干墓的描写,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暴君的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邵雍游历比干墓时,通过对墓地的描写,抒发了对忠臣比干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纣王的暴政进行了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干墓的描写,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暴君的批判。首两句以太阳比喻比干的忠诚,形象生动。中间两句通过“方寸已尽破”和“独夫犹不知”的对比,突出了比干的悲剧和纣王的昏庸。最后两句通过墓地和老木的描写,以及对遗像的反思,进一步强化了忠臣的不朽和暴君的被唾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比干墓的描写,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暴君的批判,强调了忠诚与坚贞的价值,以及暴政和谄媚的被唾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比干碑》(李白)、《比干墓》(杜牧) 诗词对比: 李白的《比干碑》和杜牧的《比干墓》都对比干进行了描写,但李白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而杜牧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暴君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钱钟书)、《邵雍诗集》(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