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天道吟

《天道吟》

时间: 2025-05-06 18:56:04

诗句

天道不难知,人情未易窥。

虽闻言语处,更看作为时。

隐几功夫大,挥戈事业卑。

春秋赖乘兴,出用小车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6:04

原文展示:

天道吟 邵雍 〔宋代〕

天道不难知,人情未易窥。 虽闻言语处,更看作为时。 隐几功夫大,挥戈事业卑。 春秋赖乘兴,出用小车儿。

白话文翻译:

天道并不难以理解,但人情的深浅却不易看透。 即便在听到言语的时候,更应该观察其行为的时候。 隐居潜心修炼的功夫是伟大的,而挥舞兵戈的事业则显得卑微。 春秋时期依赖于乘兴而作,出行时使用小车儿。

注释:

  • 天道:指自然规律或宇宙的法则。
  • 人情:人的情感和行为。
  • 隐几:指隐居不问世事,专心修炼。
  • 挥戈:比喻从事武力或战争。
  • 春秋:这里指春秋时期,也泛指历史。
  • 乘兴:随兴致而行。

诗词背景: 邵雍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天道人情的思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天道与人情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推崇。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邵雍的这种思想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诗歌鉴赏: 邵雍的《天道吟》通过对天道与人情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洞察。诗中“天道不难知,人情未易窥”一句,直接点明了天道与人情的不同特性,天道是客观存在的规律,而人情则是复杂多变的。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隐居与战争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作为理学家的深刻思考和诗人的艺术表达能力。

诗词解析:

  • 首句“天道不难知,人情未易窥”直接提出了主题,天道是自然法则,相对容易理解,而人情则复杂多变,不易看透。
  • “虽闻言语处,更看作为时”强调了观察人的行为比听其言更重要。
  • “隐几功夫大,挥戈事业卑”通过隐居与战争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推崇。
  • “春秋赖乘兴,出用小车儿”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态度,认为历史是由人们的兴致所推动的。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如天道与人情的对比,隐居与战争的对比,这些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象征:“挥戈”象征战争,“小车儿”象征简朴的生活,这些象征手法丰富了诗歌的意象。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天道与人情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意象分析:

  • 天道:象征自然规律和宇宙法则。
  • 人情:象征人的情感和行为。
  • 隐几:象征隐居生活和精神修炼。
  • 挥戈:象征战争和世俗纷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隐几功夫大”中的“隐几”指的是什么? A. 隐居 B. 隐藏 C. 隐秘 D. 隐晦
  2. 诗中“挥戈事业卑”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战争 B. 和平 C. 隐居 D. 政治
  3. 诗中“春秋赖乘兴”中的“乘兴”是什么意思? A. 乘船 B. 乘机 C. 随兴致而行 D. 乘胜追击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体现了对天道的理解。

诗词对比:

  • 邵雍的《天道吟》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邵雍的诗更侧重于对天道与人情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华山 寄赠柳殿院开授崇仪使赴边上 寄石隐之 寄陈希夷 过华山 癸未岁秋七月祷禹庙 瓜州临江亭留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淡月 三军暴骨 两歧遂分 衣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进贤兴功 丨字旁的字 司户 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先人夺人 齲字旁的字 树影 难逢难遇 包含乎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傻小子 舍短用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