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3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30:20
春日留别诸子
作者: 王懋明 〔明代〕
胜会嗟无几,同心苦易离。
花前不酩酊,别后徒凄其。
山鸟调新语,风杨舞弱枝。
徘徊春渚上,落景怆分歧。
这次欢聚的机会真是少之又少,大家同心协力,却难以相聚。
在花前时没有醉酒的情景,离别后只剩下凄凉的感受。
山中的鸟儿唱着新歌,微风轻轻摇曳着柔弱的树枝。
我在春天的水边徘徊,夕阳的余晖令人心伤,仿佛分离的情感。
本诗未涉及特定历史典故,但表达了离别时的感伤与对友情的珍惜,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春日的眷恋与对友人的深情。
作者介绍:
王懋明(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富有哲理思考,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写作于春日,正值离别之际,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对聚会的珍惜之情,体现了文人对友情的重视。
《春日留别诸子》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作者对友人聚会时光的珍惜,以及离别时的苦楚。诗开头以“胜会嗟无几”引入,直接表达了聚会机会的稀少,反映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与相聚的珍贵。接着,作者通过“花前不酩酊”与“别后徒凄其”来对比聚会时的欢乐与别离后的孤独,情感愈发深刻。诗中“山鸟调新语,风杨舞弱枝”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这份生机与美好与离别之痛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整首诗有着清新的意象,细腻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尤其是最后两句“徘徊春渚上,落景怆分歧”,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充分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令人感同身受。王懋明通过春日这一主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的无奈,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情感的真挚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日的美景与离别的伤感,反映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深切的情感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胜会嗟无几”意思是?
A. 聚会机会多
B. 聚会机会少
C. 聚会无趣
D. 聚会欢乐
“同心苦易离”中的“同心”指的是什么?
A. 朋友之间的默契
B. 家人关系
C. 爱情
D. 兄弟情谊
诗中提到的“山鸟”代表什么?
A. 友情
B. 新生活
C. 离别
D. 伤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