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月河寺和柯先生韵

《游月河寺和柯先生韵》

时间: 2025-07-27 14:51:56

诗句

小寺寻芳去,微云霁晓天。

亭台人境外,门巷野桥边。

径转穿花入,杯深藉草眠。

不嫌归路晚,乘月漫垂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51:56

原文展示:

小寺寻芳去,微云霁晓天。
亭台人境外,门巷野桥边。
径转穿花入,杯深藉草眠。
不嫌归路晚,乘月漫垂鞭。

白话文翻译:

我前往一座小寺庙寻访花香,微薄的云彩在清晨的天空中散开。
亭台楼阁位于人间的境外,寺庙的门口和小巷旁是野外的小桥。
小路蜿蜒,穿过花丛而入,酒杯深沉,靠在草地上安然入睡。
我不在乎回家的路有多晚,乘着月光,悠然地垂下马鞭。

注释:

  • 小寺:指小型的寺庙,常为寻幽访胜之地。
  • 寻芳:寻觅花香,表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 微云霁晓天:微薄的云彩在清晨的天空中散开,描绘出清晨晴朗的景象。
  • 亭台人境外:亭台楼阁位于人境之外,给人一种幽静超脱的感觉。
  • 径转穿花入:小径蜿蜒曲折,穿过花丛而入,形象生动。
  • 杯深藉草眠:酒杯放得很深,依靠在草地上,描绘出诗人放松的状态。
  • 不嫌归路晚:不在乎回家的时间,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 乘月漫垂鞭:在月光下,悠然地松开马鞭,展现一种随性生活的态度。

典故解析:

  • 月河寺:可能是诗人游历时所遇的真实地方,也象征着宁静与清幽的环境。
  • 乘月:古人常借月光抒发情感,月光象征着清幽与闲适,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炜,明代诗人,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游历月河寺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悠闲生活的追求,正值明代对自然的审美普遍受到重视的时期。

诗歌鉴赏:

《游月河寺和柯先生韵》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闲适心情的诗。诗中描绘了小寺的幽静,清晨的美丽,亭台楼阁的超脱,以及诗人对酒杯和草地的依恋,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诗人在开篇以“小寺寻芳去”引入,一下子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接着“微云霁晓天”则描绘了清晨的美好,引发人的无限遐想。之后的“亭台人境外”则增强了这种超然的感觉,仿佛诗人已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桃源之中。

而在“径转穿花入,杯深藉草眠”中,诗人表现出一种对美酒和自然的享受,深深地依偎在草地上,显得无比惬意。最后一句“不嫌归路晚,乘月漫垂鞭”更是将整首诗的主题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对归途的从容与不在乎,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寺寻芳去:诗人前往小寺庙,目的是寻觅花香,显示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2. 微云霁晓天:清晨的天空微云散去,象征着清新与宁静。
  3. 亭台人境外:亭台楼阁位于人间之外,体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
  4. 门巷野桥边:寺庙的门口和小巷旁有小桥,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5. 径转穿花入:小径蜿蜒,穿过花丛,描绘出迷人的景象。
  6. 杯深藉草眠:酒杯放下,依偎在草地上,表现出诗人的惬意与放松。
  7. 不嫌归路晚:不在乎回家的时间,表现出一种洒脱的心态。
  8. 乘月漫垂鞭:在月光下,随意放松马鞭,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亭台人境外”,用“人境外”形容亭台的超脱。
  • 拟人:如“杯深藉草眠”,将酒杯赋予了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陶醉,以及对闲适自在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然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寺:象征着宁静和内心的安详。
  • 微云:代表着清晨的氛围和自然的美好。
  • 亭台:表现出人文景观与自然的和谐。
  • 花丛: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 月光:象征着宁静和思考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前往小寺的目的是: A. 寻找朋友
    B. 寻觅花香
    C. 祈求平安
    D. 游览名胜

  2. 诗中的“杯深藉草眠”表现了诗人的: A. 忧愁
    B. 惬意
    C. 忙碌
    D. 骄傲

  3. 诗中“不嫌归路晚”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 A. 忧虑
    B. 无所谓
    C. 懊悔
    D. 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陈炜的《游月河寺》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闲适,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山水的意境,而陈炜则是在寻访中融入了对人文景观的描写。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在月光下的闲适与思考,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陈炜则偏向细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五首 其四 念奴娇 闻雁 念奴娇 送沈方邺还宣城兼怀唐耕坞施愚山梅子长同西樵用孝威韵 念奴娇 长干里 念奴娇 棠村夫子席上咏米家灯 念奴娇(代洛滨次石林韵) 念奴娇 其一 新秋日李笠庵招,枕楼醉赋 念奴娇 别妾 念奴娇 其十一 羡门五十一岁夫人四十九岁十月得子名曰百龄是可贺也调百字令 念奴娇 同瓯碧题江建霞灵鹣阁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比字旁的字 凡臣 阳电 饮水啜菽 节落 何许人也 万世之后 期愿 韦字旁的字 没世无称 当家立纪 采字头的字 矛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盛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