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9:28
江城子 月夜闻笛
作者: 沈佩 〔清代〕
银河黯淡碧于流。数更筹。晚烟收。
倚遍栏杆,无语思悠悠。
何处画楼吹玉笛,惊客梦,动离愁。
鬓云斜亸玉搔头。月光浮。
上帘钩。丹桂凝寒,素影弄轻柔。
试问闺人知也未,风乍度,便悲秋。
银河的光辉暗淡,水面下的星光比它更流动。夜已深,烟雾已经散去。
我倚靠着栏杆,默默无语,思绪绵绵无尽。
哪里有画楼传来悠扬的玉笛声,惊醒了梦中的客人,唤起了他内心的离愁。
鬓发云鬓轻轻斜披,玉梳轻拂。
月光洒落,挂在窗帘上。丹桂在寒夜中凝聚,清冷的影子轻轻摇曳。
我试着问她是否知道这些,微风一阵,便让我感到深秋的悲凉。
作者介绍:沈佩是清代诗人,生于江南地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她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月夜,诗人因夜色与音乐而触发思绪,表现出对离愁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出清代女性在面对情感上的孤独与思念时的细腻心境。
这首《江城子 月夜闻笛》展现了清代女子的细腻情感与对美的敏感。全诗以月夜为背景,银河和晚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栏杆的倚靠,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思绪飘渺,感受着离愁的苦涩。
“何处画楼吹玉笛”,通过对远方笛声的想象,唤起了对过往的追忆,笛声与离愁交织在一起,深深触动了读者的情感。后面描绘的鬓云、月光、丹桂等意象,富有诗意,表现出夜晚的清幽与女子的柔美。
最后,试问闺人是否知晓,风声一阵,便引起对秋天的悲伤,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怀,更是对内心孤独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女性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的艺术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愁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清代女性对情感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画楼”指的是:
A. 一座画廊
B. 装饰精美的楼阁
C. 画家的家
D. 一处风景名胜
诗中“试问闺人知也未”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孤独与期待
C. 喜悦
D. 无所谓
“月光浮”中的“浮”字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稳重
B. 轻柔
C. 明亮
D. 暗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