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4:53
念奴娇(代洛滨次石林韵)
张元干 〔宋代〕
吴松初冷,记垂虹南望,残日西沈。
秋入青冥三万顷,蟾影吞尽湖阴。
玉斧为谁,冰轮如许,宫阙想寒深。
人间奇观,古今豪士悲吟。
苍弁丹颊仙翁,淮山风露底,曾赋幽寻。
老去专城仍好客,时拥歌吹登临。
坐揖龙江,举杯相属,桂子落波心。
一声猿啸,醉来虚簌千林。
初秋的吴松冷风习习,想起曾在虹桥南边远望的情景,夕阳渐渐沉入西边的山峦。秋天的气息弥漫在广阔的天空,明月的倒影在湖面上消失殆尽。那把玉斧究竟是为谁所用,冰轮如此明亮,宫殿深处想必寒气逼人。人间的奇观,古今的豪杰都对此感到悲叹。苍髯白眉的仙翁,曾在淮山的风露下赋诗吟唱,追寻那幽静的境界。虽然年纪已大,却依然好客,时常邀朋共聚,歌声伴随着登高的乐趣。坐在江边,举杯相对,桂花的香气飘落在波心。一声猿啸,醉眼朦胧中似乎看到千树万林在轻声细语。
作者介绍:张元干,字允升,号白石,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其清新明丽的诗风著称。张元干的作品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哲思。
创作背景:该诗是张元干在游览石林时的即兴创作,受周围美丽秋景与历史遗迹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古代豪杰的思考。
《念奴娇(代洛滨次石林韵)》是一首描绘秋景与人文情怀的词作。诗的开篇以“吴松初冷”引入,生动刻画出初秋的冷意,透出一丝萧瑟的气息。接着,诗人以“残日西沉”描绘了日落的场景,仿佛时间在这瞬间凝固,令人感慨万千。随着“秋入青冥三万顷”的展开,诗人将视野拓展至辽阔的天空,表达了对广袤自然的敬畏。
在诗的中段,诗人以“玉斧为谁,冰轮如许”表达对古代神话的思索,暗示了对人类命运与自然力量的探讨。人间的奇观与古今豪士的悲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人们的无奈。通过“苍弁丹颊仙翁”的描写,诗人将注意力转向那些曾赋诗于自然的智者,借此唤起对生命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坐揖龙江,举杯相属”描绘了一幅温馨的聚会场景,透出对友情的珍视,尽管“老去专城仍好客”,但生活的热情依旧未减。结尾的“一声猿啸,醉来虚簌千林”则在悠远的猿啸声中,表现出对自然的沉醉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哲理和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吴松初冷”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情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中提到的“苍弁丹颊仙翁”指的是:
A. 一位年轻人
B. 一位智者
C. 一位勇士
D. 一位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元干的《念奴娇》与李白的《庐山谣》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思考,但张元干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