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其三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其三》

时间: 2025-05-07 22:56:46

诗句

制芰亦不急,缊袍堪禦冬。

从渠抱枝槁,摵摵鸣霜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6:46

原文展示:

制芰亦不急,缊袍堪禦冬。
从渠抱枝槁,摵摵鸣霜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深秋霜降后的时节,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体察和感受。诗人说,制作水葱的事情并不急迫,穿上厚厚的袍子就能抵御寒冷的冬天。即便是看到树木的枝干已经枯萎,仍然可以感受到霜风的呼啸。

注释:

  • 制芰:制作水葱,水葱是一种植物,通常生长在水边。
  • 缊袍:厚重的外衣,指用来抵御寒冷的衣物。
  • 抱枝槁:抱着枯萎的树枝,意思是树木已经干枯。
  • 摵摵:形容风声凌厉的样子,表示霜风的呼啸。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霜后的景象,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对环境的感受,表达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霜降之后,正值寒冷季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冬天的适应。

诗歌鉴赏:

范成大的《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其三》是一首描写秋冬季节自然景象的诗。诗中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霜降后园中草木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首句“制芰亦不急”,呈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似乎在说生活中的忙碌是多余的,应该享受当下。接下来的“缊袍堪禦冬”,则传达出一种对寒冷的接受与不惧,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尤其是末句“摵摵鸣霜风”,通过生动的拟声词,给人以强烈的感官体验,仿佛能听到寒风的呼啸。这种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制芰亦不急:制作水葱的事情并不着急,表达了诗人从容的生活态度。
  2. 缊袍堪禦冬:穿上厚袍就能抵御严寒,象征着内心的强大与自信。
  3. 从渠抱枝槁:虽然树木已经枯萎,但诗人依然能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性。
  4. 摵摵鸣霜风:霜风的声音如同乐曲,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修辞手法:

  • 拟声:使用“摵摵”描述霜风的声音,使意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体现了对生活的从容与淡然,以及对自然韵律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与活力。
  • 缊袍:象征保护与温暖。
  • 霜风:象征季节变迁与自然的力量。

这些意象在诗中结合,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制芰亦不急”中“制”的意思是: A) 制造
    B) 制定
    C) 准备

  2. “缊袍堪禦冬”中的“禦”指的是: A) 迎接
    B) 抵御
    C) 享受

  3. “摵摵鸣霜风”中的“摵摵”是指: A) 风的声音
    B) 雨的声音
    C) 鸟的鸣叫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范成大与王维的作品,都是描写自然景象,但范成大的作品更为朴素、直接,而王维则多了几分悠远与哲理,两者在各自的风格中展现了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手册》
  • 《范成大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荷叶(雨中泛湖) 桂枝香(延平阁闲望) 渔家傲(新月) 渔家傲(秋月) 霜叶飞(冬日闲宴) 蓦山溪(腊日游尧山) 蝶恋花(东湖) 蝶恋花 蝶恋花(牡丹) 永遇乐(冬日席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齒字旁的字 此疆尔界 齿字旁的字 包含乎的词语有哪些 未可同日而语 耳舍 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干始 宝屧 送佛送到西天 爿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蟾魄 君子爱人以德 大泽礨空 认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