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1:0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1:09:31
入崇宁界
桑间三宿尚回头,
何况三年濯锦游。
草草郫筒中酒处,不知身已在彭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崇宁界的感受。作者回忆起在桑树间住了三天,心中仍然留恋,不禁想起那三年间的游历。如今酒在郫筒中酿成,自己却已身处彭州,感叹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隐,号石湖,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诗歌和散文。范成大的诗风清新雅致,热爱自然,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范成大游历的时期,反映了他对过往游历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悟。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中宁静而又略带感伤的情感。
《入崇宁界》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以“桑间三宿”开启,描绘出一种田园生活的悠闲与宁静。桑树不仅是乡村的象征,更是诗人心中温暖与安详的寄托。接着,诗人提到“何况三年濯锦游”,这不仅表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追求与渴望。这里的“濯锦游”不仅指代游历的经历,更暗含着生活的繁华与多彩。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及“草草郫筒中酒处”,这句简洁的描述将生活中的琐碎与轻松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然而,最后的“已在彭州”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时光的流逝让人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变化,令诗句充满了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意象上巧妙地结合了乡间生活与个人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淡雅而深邃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桑间三宿”指的是他在什么地方住的时间?
“濯锦游”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最后一句提到的“彭州”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