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不及登高抚景缺然诗寄同社 其二

《九日不及登高抚景缺然诗寄同社 其二》

时间: 2025-07-29 08:21:31

诗句

昔年登眺与君同,万丈挥毫洒碧峰。

佳节偶为应内热,新篇连惠觉情浓。

名山到处多遗事,蜡屐何人识旧踪。

野菊未枯重九在,秋风休惜鬓双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8:21:31

原文展示

昔年登眺与君同,万丈挥毫洒碧峰。
佳节偶为应内热,新篇连惠觉情浓。
名山到处多遗事,蜡屐何人识旧踪。
野菊未枯重九在,秋风休惜鬓双蓬。

白话文翻译

过去我和你一起登高远眺,挥毫洒墨在那万丈青峰之上。
在这个佳节里,我偶尔因内心的热情而写下新诗,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情意。
名山大川随处可见许多遗留下来的故事,谁又能识得蜡屐的旧踪呢?
重阳节已经来临,山野里的菊花还未枯萎,秋风中不必惋惜我鬓发的苍白。

注释

  • 昔年:往年,过去的岁月。
  • 登眺:登高远望。
  • 万丈:形容极高的山峰。
  • 挥毫洒碧峰:挥毫作画,洒下墨迹于青峰之上,形容创作的豪情。
  • 佳节:指重阳节。
  • 内热:内心的热情或冲动。
  • 新篇:新的诗作。
  • 惠觉:指文思的灵感,惠指恩典,觉是领悟。
  • 名山:著名的山脉。
  • 蜡屐:一种木屐,通常在雨天穿用。
  • 旧踪:旧时的足迹。
  • 重九: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野菊:指野生的菊花,象征秋天。
  • 休惜:不必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区越,明代诗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人生感悟方面有独特的风格。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重阳节,反映了诗人与友人往年共游的情景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重阳节是一个怀念与团聚的节日,诗人在此佳节写下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九日不及登高抚景缺然诗寄同社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以往年与友共登高的经历作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的“昔年登眺与君同”,字句简练,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仿佛将读者拉回了那段欢快的时光。

接下来的“万丈挥毫洒碧峰”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挥毫洒墨”的比喻,表现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艺术创作的激情。重阳节的到来也引发了诗人内心的热情,“佳节偶为应内热,新篇连惠觉情浓”,这句诗体现了创作的灵感与情感的浓厚。

接着,诗人转向对名山的思考,提到“名山到处多遗事”,显示出对历史的敬重与对人生的感悟。蜡屐的提及则引发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似乎在问谁还记得曾走过的足迹。

最后两句“野菊未枯重九在,秋风休惜鬓双蓬”,不仅点明了重阳节的时节,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即使岁月流逝,生命依然美好,秋风中不必惋惜白发的增多。整首诗情感真挚,优美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谊、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年登眺与君同:回忆过去与友人一同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亲密的友谊。
  2. 万丈挥毫洒碧峰:描绘了在青峰之上挥笔作画的豪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
  3. 佳节偶为应内热:在重阳佳节,因内心的热情而写诗,表现了诗人的创作冲动。
  4. 新篇连惠觉情浓:新诗的灵感与情感交融,表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
  5. 名山到处多遗事:提到名山中的历史故事,表达对文化传承的敬意。
  6. 蜡屐何人识旧踪:问及过去的足迹,反映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7. 野菊未枯重九在:重阳节时野菊依然盛开,象征生命力与希望。
  8. 秋风休惜鬓双蓬:不必惋惜白发,传达了对生命的豁达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挥毫洒碧峰”来比喻创作的豪情。
  • 对仗:全诗的结构工整对仗,如“佳节偶为应内热”与“新篇连惠觉情浓”。
  • 象征:野菊象征着生命的坚持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积极态度。通过重阳节的背景,诗人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登高:象征着追求理想与远大志向。
  • 碧峰:代表自然之美,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
  • 重阳节:象征团聚与怀念的节日。
  • 野菊:象征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 蜡屐:代表着记忆与过往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昔年登眺与君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谊的怀念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时间的无奈
  2. 重阳节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忘却过去
    • B. 怀念与团聚
    • C. 追求理想
  3. “秋风休惜鬓双蓬”的意思是?
    • A. 感叹时光流逝
    • B. 不必惋惜白发
    • C. 享受秋日的清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均描绘自然,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但《九日不及登高抚景缺然诗寄同社 其二》更侧重于友谊与对往昔的追忆,而《山居秋暝》则更强调孤独与宁静的心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区越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重阳节文化与习俗》

相关查询

踏莎行 总咏 踏莎行 其二 为宗叔庾梅写庾岭探梅小像 踏莎行·萼破前村 踏莎行 其六 十九部仄韵 踏莎行 其二 踏莎行 春宵听雨二首 其一 踏莎行 其三 十九部仄韵 踏莎行 踏莎行 玉颊啼痕 踏莎行 题陈文忠公遗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拗曲作直 包含忍的成语 换马 包含有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动静有常 焰慧地 四字头的字 蒲牒 包含瑟的成语 真解 急杵捣心 金字旁的字 咫尺天涯 苔痕 成千上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