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3:52
踏莎行 春宵听雨二首 其一
作者: 范贞仪
帘隐灯疏,梅含香细。可怜人醉东风里。
密云纤雨糁长空,丝丝点点三更矣。
旧梦谁寻,新诗难记。薰笼只索和愁倚。
数来已自费工夫,由他迸做春江水。
在帘子后面,灯光微弱,梅花散发着细腻的香气。可怜的是那醉于东风的人。
密云细雨洒满天空,细细的雨点在三更时分纷纷落下。
旧梦谁来寻觅,新诗难以记住。香熏的房间里,只能无奈地依靠着愁苦。
虽然已经花费了不少心思,却任凭它如春江水般流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贞仪,清代女诗人,其诗风清丽,情感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是当时女性诗人中的佼佼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春宵的雨景常常引发诗人的思考与感慨,诗中通过对春夜细雨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梦境的追思和对现实愁苦的无奈。
《踏莎行 春宵听雨二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雨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愁苦的氛围。首句“帘隐灯疏”,将读者带入一个朦胧的夜晚场景,灯光微弱,似乎暗示着内心的孤寂与思索。接下来的“梅含香细”,则通过梅花的香气,增添了春夜的美感,同时也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全诗以细雨为线索,将春夜的宁静与内心的惆怅结合在一起。“密云纤雨糁长空,丝丝点点三更矣”,描绘了细雨如丝般的轻柔,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诗人通过对“旧梦”的回忆,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寻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由他迸做春江水”,则蕴含了对生命流逝的思考,似乎在告诫人们,尽管费尽心思,却仍难以留住流逝的时光。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通过春夜的细雨映射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夜的细雨、梅花的香气,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愁苦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帘隐灯疏”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旧梦谁寻,新诗难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