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5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9:54
作者: 陆典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须眉历落舌纵横,讲武论文满座惊。
提笔杀人犹带血,杖藜哭世不闻声。
踢翻北斗身须见,吸尽西江气未平。
千古鲁连归海上,何人一矢躲聊城。
须发苍白,口舌犀利,谈论武功和文章令满座惊叹。
提笔写作就像杀人一样带着鲜血,凭着拐杖悲叹世事却无人倾听。
若能踢翻北斗,身影自然会显现,尽情吸取西江的气息却始终无法平息。
千古鲁连归海而去,谁能用一箭躲避聊城的命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典,明代诗人,以其作品风格独特和语言犀利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对时局深感忧虑,反映了对英雄豪杰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无奈。
本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时代英雄和不公命运的深切感受。开头两句以“须眉历落”和“舌纵横”的对比,暗示了作者对时局的敏锐观察和对文武之道的思考。接下来“提笔杀人犹带血”的表达,形象地揭示了写作的力量和责任感,仿佛在说,写作不仅是表达思想,更是对社会现状的控诉与反思。
“杖藜哭世不闻声”则展现了诗人的悲哀,尽管有感而发,却无人与之共鸣,体现了对社会冷漠的失望。后面的意象如“踢翻北斗”和“吸尽西江气”则赋予了更为宏大的视野,展现出诗人渴望突破现状、追求理想的强烈愿望。
最后的“千古鲁连归海上,何人一矢躲聊城”则将古今结合,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现实命运的无奈,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时代的关注与对英雄豪杰的怀念,透过个人的无奈与悲哀,反映出对社会冷漠的控诉,展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鲁连”象征什么?
a) 忠义与英勇
b) 财富与地位
c) 智慧与知识
“提笔杀人犹带血”这句的意思是?
a) 写作没有力量
b) 写作如同杀人般有力
c) 写作是一种娱乐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幸福与快乐
b) 无奈与悲伤
c) 自信与骄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典的《赠江右施伟长一首》与杜甫的《登高》均表现了对历史和英雄的追思。陆典通过对武文的感慨与无奈展现对时代的批判,杜甫则借登高之景抒发人生苦短的感慨,两者都利用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象。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