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06
秋霁·癸未,一九四三年。和慈博市桥候潮,用梅溪韵
——黄咏雩
结梦桐阴,又叶瘁云寒,渐老秋色。
苇折鸠移,柳枯蝉噤,薄寒中人犹力。
故山倦翼。海天南尽伤心碧。
渺讯息。谁念白头多病茂陵客。
听说夜语,几度潮生,半江鱼龙,依旧岑寂。
夜何其鸡鸣未已。潇潇风雨此何夕。
蕙怅芰裳应记得。说与猿鹤,遮莫为我惊疑,
草堂归去,露驰烟驿。
在梦中,我依偎在梧桐树阴下,秋天的叶子渐渐枯萎,寒云弥漫,秋色愈显苍老。
芦苇被折断,鸠鸟迁移,柳树枯萎,蝉鸣也停了,薄寒中人们依旧在努力生活。
故乡的山已让我感到疲倦,海天一色尽显伤心的碧蓝。
遥远的消息渺如尘烟,谁会在意白发苍苍、疾病缠身的茂陵客呢?
听说夜晚的言语,潮水几度涨落,半江的鱼龙依旧寂静无声。
夜晚何以鸡鸣未止,这潇潇的风雨究竟是哪一个夜晚?
蕙草的怅惘,芰荷的衣裳应该还记得吧。
告诉猿鹤,不要为我惊疑,
我将返回草堂,露水滴落如烟,驿站的行程匆匆。
黄咏雩(生卒年不详),近现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融入个人情感,风格深受古典诗歌影响。
这首诗创作于1943年,正值战乱时期,诗人感受到时代的无奈与个人的孤独,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秋霁》一诗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怀念。开篇以“梦”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梦中的幽静与现实的凄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脆弱。
在“故山倦翼”的句子中,诗人通过“倦翼”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暗示了归乡的无奈与疲惫。接着,诗中提到“白头多病茂陵客”,不仅是对自身老去的感慨,更是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人的深切叹息。
“听说夜语,几度潮生,半江鱼龙,依旧岑寂。”这一句通过对夜晚潮起潮落的描写,象征着生命的起伏与寂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共鸣。最后几句中,蕙草和芰荷的提及,既是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期望与追寻,尽管现实让人感到疲累,但依然渴望回归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凄凉,形成了一种深邃的诗意。
整首诗表达了面对自然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基调沉重而又细腻,流露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中“结梦桐阴”指的是:
a) 在梦中
b) 在阳光下
c) 在寒风中
“海天南尽伤心碧”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兴奋
诗人提到的“蕙怅芰裳”象征:
a) 纯洁的爱情
b) 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c)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1.a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