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4:47
昔人已去附龙鳞,神气犹存录籍真。
洞口记曾三拜日,云间别是一家春。
钓丝无迹龟鱼静,樵客忘机虎豹驯。
金井未经新汲引,已无胸次一纤尘。
昔日的人已经离去,龙的鳞片依然附着,神韵却依旧存在于真实的记录之中。
记得在洞口曾三次拜日,云间的别样景致宛如一个春天的家。
钓鱼的丝线没有踪迹,龟和鱼在静静地等待;
樵夫忘却了忧虑,虎豹在林中温顺。
金井还未新汲引水,心中已没有一丝尘埃。
张继先,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人生哲理,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平盖治》创作于一个对自然与人文哲理有深刻理解的时代。诗人在繁华的社会中,反思古代智者的智慧与自然的和谐,表达对古人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平盖治》通过对古人与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类精神的追求。全诗从开头的“昔人已去”,引出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古人智慧的永恒。在描绘自然景观时,诗人用“钓丝无迹”、“樵客忘机”等意象,表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境界,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同时,“金井未经新汲引,已无胸次一纤尘”则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清明,表达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纯净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对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理性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怀念、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哲学思考。
“昔人已去附龙鳞”中的“龙鳞”象征什么?
A. 普通人
B. 高贵与非凡
C. 动物
D. 植物
诗中提到的“樵客”代表了什么?
A. 富裕的人
B. 忙碌的城市人
C. 朴实的劳动者
D. 学者
张继先的《平盖治》与王维的《山中问答》均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