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5:53
镜掩鸾愁,钗垂凤怨。泪痕渗袖知谁见。飞花听尽雨中春,深闺一样愁肠转。月黑妖狞,风腥雏颤。练帷碧血重重溅。一双华表峙晴空,神光照见须眉贱。
镜子遮住了美人的愁苦,钗子低垂显出凤求凰的怨恨。泪痕渗透了衣袖,谁能看到?飞花在春雨中凋零,深闺中的愁苦宛若心肠在转动。月色黯淡,妖异而凶猛,风中小鸟瑟瑟发抖。素帷上沾满了碧血,血滴重重地溅落。一对华表矗立在晴空之下,神光照见了那骄傲的姿态。
郑猷,近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个体情感的深刻体悟。
这首《踏莎行》写于一个充满愁苦与孤独的时刻,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美人内心的愁苦,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状态。
《踏莎行》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而引人入胜。全诗通过对美人愁苦的描绘,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开篇便以“镜掩鸾愁,钗垂凤怨”引入,形象地展现了美人内心的愁苦。接下来的“泪痕渗袖知谁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中“飞花听尽雨中春”,不仅表现了春天的流逝,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令人不禁感到惋惜。
随着诗意的推进,月黑与风腥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给人以压迫感。“练帷碧血重重溅”则是情感的高潮,象征着深重的悲伤和痛苦。最后一句“一双华表峙晴空”,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带有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讽刺。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表现了个体的孤独与愁苦,又反映了时代的悲剧。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对个体内心孤独与痛苦的深刻描绘。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感悟。
“镜掩鸾愁”中的“鸾”指代的是: A. 一种鸟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花 D. 一种酒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愤怒 C. 孤独与愁苦 D. 期待
“泪痕渗袖知谁见”中的“袖”指的是: A. 衣服的袖口 B. 手腕 C. 头发 D. 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