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渔家傲(次前人)

《渔家傲(次前人)》

时间: 2025-05-02 07:45:12

诗句

浪麦风微花雾扫。

痕沙水浅溪桥小。

属玉双双飞杳杳。

山宽绕。

新晴绣得春分晓。

独立无言心事渺。

曾将宇宙思量了。

世变何涯人已老。

休烦恼。

林泉况味终须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5:12

诗词名称: 渔家傲(次前人)

作者: 陈著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浪麦风微花雾扫。痕沙水浅溪桥小。
属玉双双飞杳杳。山宽绕。
新晴绣得春分晓。独立无言心事渺。
曾将宇宙思量了。世变何涯人已老。
休烦恼。林泉况味终须好。

白话文翻译:

微风轻拂,浪花轻轻拍打,花雾轻扫。
沙滩上留有浅浅的水痕,小溪的桥梁显得很小。
两只玉鸟成双飞舞,隐没在远处。
山环绕四周。
新晴的天气,绣出了春天的美好晨曦。
我独自一人,无言以对,心中的事物渺小而难以言表。
曾经我曾思量宇宙的广阔。
世事变迁无边,人生已渐渐老去。
不必烦恼,山林泉水的乐趣终究是美好的。

注释:

  • 浪麦:形容水波轻微,像麦田翻滚。
  • 花雾扫:指春花的雾气被风轻轻吹散。
  • 痕沙水浅:沙滩上留有水痕,水位不深。
  • 属玉双双:形容鸟儿成双成对,像玉一样美丽。
  • 新晴绣得春分晓:指新晴的天气,描绘春天的美好清晨。

典故解析:

  • 宇宙思量:可理解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追求。
  • 林泉况味:指自然山水的情趣和美好,常用来代表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春天的一个清晨,诗人独自游览山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渔家傲》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怀与哲理思考。开篇以“浪麦风微花雾扫”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晨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中的微小变化,表现出春天的生机。随后,诗人通过“独立无言心事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索,似乎在与自然对话,感受着世事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结尾部分“休烦恼,林泉况味终须好”则是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强调虽然人生有变迁,但自然的美好始终存在,值得珍惜。这种情感的转变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情感的温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 第二联通过“独立无言”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的沉思。
    • 最后两句则转向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强调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属玉双双”比喻鸟儿的美丽。
    • 对仗:如“新晴绣得春分晓”中的“新晴”与“春分”形成平行结构。
  •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哲理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浪麦: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花雾:代表着春日的清新与美好。
  • 林泉:象征着诗人向往的隐逸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浪麦风微”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风和日丽
    • B. 风轻浪细
    • C. 暴风骤雨
    • 答案: B
  2. 诗人通过“独立无言心事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答案: B
  3. 诗的最后一句“林泉况味终须好”传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悲观
    • B. 消极
    • C. 积极
    • 答案: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渔家傲》与《山中问答》: 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然而前者更侧重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而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中的自然与人生》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贺新郎(赠林紫元) 贺新郎(咏雪二首) 贺新郎(别鹤林) 满江红(别鹤林) 新荷 独坐 春日杂书十首 其一 春词二首 其二 新春二绝 其一 念奴娇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散外 回滩 清官能断家务事 采字旁的字 倒枕槌床 临风 犬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钩玄猎秘 料世 一无所取 耂字旁的字 包含秩的词语有哪些 秉文经武 称心满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