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8:41
《怨王孙 送春》
野水,苍树。
落红飞絮,芳草长堤。
垂杨古渡,只是无人。
解惜春归雁。
欲传云里字将谁。
寄拚与。
閒愁死天远。
水远山远何处。
相逢梦魂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野外的河水、苍翠的树木,落花和飞扬的柳絮,芳香的草长满了堤岸。古老的渡口边,只有孤独的人在等待。春天即将离去,唯有大雁在高空中飞鸣,想要传递的信息又该寄托给谁呢?我把这份无奈的情感寄托在了云间。闲愁在远天中蔓延,水和山都遥远无比,不知何时才能再梦中与你相逢。
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诗人和文学家。他是“明末清初四大家”之一,主张“心即理”,强调感觉与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怨王孙 送春》作于王夫之的晚年,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人生的感慨。春天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时光,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认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怨王孙 送春》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诗的开篇就以“野水,苍树”引入,给人一种开阔而清新的感觉,似乎置身于春天的自然之中。随着“落红飞絮,芳草长堤”的铺陈,诗人描绘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然而紧接着“只是无人”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与惆怅。
诗人通过“解惜春归雁”表达了对即将离去的春天的惜别之情,大雁的归去不仅是自然的现象,也是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欲传云里字将谁”则呈现出一种无处寄托的情感,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形成了一种浓郁的忧伤气氛,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在自然与内心的对比中,展现了深刻的孤独感和对情感寄托的渴望。
《怨王孙 送春》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夫之
C. 杜甫
诗中“解惜春归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惊讶
C. 惜别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留恋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财富的追求